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别纸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七五、《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九、《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七八、《宋元学案补遗》卷九六
《古易》既画全卦,系以彖辞,又再画本卦,分六爻而系以爻辞,似涉重复
且覆卦之法,不知何所考据
近岁林栗侍郎乃有此说,然其法又与所论小异不知曾见其书否?
渠亦自以为先儒未发之秘,则是未尝有是说也。
且如所论以用九少阳用六少阴如此当为用七用八矣,何九六之有乎?
此与《启蒙》陋说正相南北不审今当定从何说,因笔幸见喻也。
吕伯恭顷尝因晁氏本更定《古易》十二篇考订颇详。
然据淳于俊之说,便以今王弼《易》为郑康成《易》,尝疑其未安。
得所示,分别郑、王二本,乃有归著,甚善甚善。
然不知别有何證据也。
未有文字已有此书」,谓有此理则可,谓有此书则不可
系辞恐并彖辞亦是。
彖系全卦之下,而爻繇分系于逐爻之下,其经只是连书,并在卦下,不再画卦如今定之本也。
彖传》释彖辞,《象传》释爻辞,《系辞传》则通释卦爻之辞,故统名之曰《系辞传》,恐不可改《系辞传》为《说卦》。
盖《说卦》之体乃分别八卦方位与其象类,故得以说卦》名之。
系辞传》两篇卦爻义例辞意为多,恐不得谓之《说卦》也。
大传》言「系辞」者四,今考其二上文皆兼卦爻而言,恐不得以为爻辞
其一虽专指爻辞,则爻辞系辞之一也。
其一为七、八、九、六而言,七、八、九、六虽是逐爻之数,然全卦七八则当占本卦辞三爻七八则当占两卦辞全卦九六则当占之卦辞卦辞不害其为系辞也。
蔡墨谓《乾》之《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则覆卦之说有不可行者矣。
《汉书刊误》固多熹所未讲,然其暗合者亦多。
但刘氏所断句,如《项羽传》「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儒林传》「出入不悖所闻者」,此类甚多,皆与《史记》合,恐当表而出之,以见其非出臆断
唯「为原庙渭北一条,顷见一书,「庙渭」之间有「于」字,亦其明證
但今不记此出处,遍检《史记》、《汉书》之属皆无之,恐或记得,幸批喻也。
刘氏所疑,亦自有舛误处。
如《沟洫志》第二条「于楚」字,本文自属下句下文有「于齐」「于蜀」字,皆是句首,而刘误读,属之上句,乃不悟其非,而反疑本文之误,《补遗》未之正也。
楚词协韵一本纳上,其间尚多谬误,幸略为订之,复以见喻,尚可修改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