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林师鲁以下先生之曾孙沂藏录稿)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一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五
自幼侍立先君子之侧,则闻先芸斋公之名,而知其相与游之善矣。
不幸既遭大祸,来居深山穷谷中,与世绝不相闻
先君子执友,如芸斋公者,亦无由一望颜色受教诲焉。
孤陋块处,徒有向往之诚而无以自致也。
比年鼎山蒋丈来尉兹邑,因得从容请问,以访先君子旧游然后芸斋公之没亦既久矣
私心方窃自悲,既又闻其有贤子者,问学行义克世其家,则又以自慰也。
去年林择之不鄙过门,以讲学为事,怪其温厚警敏,知所用心,皆如老于学者
因扣其师友渊源所自,而得三人者焉,曰程深父,曰林熙之,而其一人向者所闻芸斋之子也。
于是始恨向者所闻未尽
既而择之又出送行序引读之,盖所以见属之意甚厚。
虽窃自知庸妄无以堪之,而爱其文,悦其义,不觉三复不能已也。
以是益知择之之贤,其来果若有自,而愿见贤者之心日以切切
方其归时,适在城府,不能为书,而徒属问讯,盖亦凭恃事契之重而不自外焉。
兹者乃承捐惠长笺,副以劄目,情义周渥足以见不忘旧故之厚。
而其礼与词,则惴惴然若后进之于先达,是岂所望通家之旧哉!
不敢当
不敢当
自是以往行李往来,幅纸之书有以警诲,则为赐大矣
若复为是使人不敢当之礼,而又告之曰先知后知先觉后觉而已,则非某之所敢闻也。
大学集传》虽原于先贤之旧,然去取之间,决于私臆
复思省,未当理者尚多。
日观之,必有以见其浅陋之失。
因来告语,勿惮谆切,岂胜幸甚
择之此来,得日夕聚首,启其不逮,实有望焉。
社中两贤,亦未获见,敢烦寄声以为异时承教之地为幸。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