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林择之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一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别集》卷六
某所请竟未报。
元履传闻添差台学之除,此不待其自请而击逐之,当路听言待士之意可见矣。
所示诸说皆甚精,然鄙意有未安者,别纸具之。
扩之亦有说,当自封去。
因来幸反复之,以归至当
计此所校亦不多,但却是不容小差处,望速垂报也。
见喻太着之病,此不能无
与其浮泛无根不如脚踏实地为有进步处耳。
祭仪稿本纳呈,未可示人,且烦仔细考究喻及。
日历中事不多然可以补事实之缺,此书异时要须别刊乃佳耳。
知与诸贤游从,日有直谅多闻之益,甚善甚善。
数诗皆佳,率易和去,不成言语,勿示人也。
山家如何
晞之似亦曾相见来,今不记仔细也。
伯山质实可爱敬,但亦染禅学耳。
向与深卿书乃附剑浦刘亲,不谓留滞至今
欲检稿本再录去,又思择之所以告语之者已甚悉而不能回,则此书虽达,亦未必有效耳。
今且致意,但信得程子说话及时试将许多诐淫邪遁说话权行倚阁一两年,却就自家这下做工夫,看须有些巴鼻也。
只管狐惑不肯放舍,又引明道少时出入释老之事以饰其说,何不将它平生说话仔细思惟,看他所以出入释老处与自家只今全身陷溺处是如何,而直为此伥伥也。
又如前书所论冯道吕舜徒事,此尤害理
曾与之剧论否?
此等不理会,则朋友之职废矣。
发明义理,此亦有之,向来何故不曾见?
渠家似此文字固自有好处尚多,向见汪书甚珍秘之。
然便只向这死水渰杀,则更无超脱处矣。
不知世间见有六经、《语》、《孟》、程子文字既有志于学,因甚不向里面做工夫
收拾此等以为奇特枉却身心可叹可恨也。
静胜轩录》却未见之,如文字不多幸为录寄。
近于蔡季通处见《庭闻稿录》一篇,乃杨昭远龟山所举二先生语,殊无精神闷人看不得
不知静胜》之说又如何耳。
前日刘子澄寄得荥阳公家传(即吕原明也)中数段来,一段说吕初学伊川,后与明道横渠李公择孙莘老游,所见日益广大
然公亦未尝专主一说,晚更从高僧宗本修颙游。
观此则吕家学问更不须理会直是可以为戒
不可不使深卿知,若不信,则无如之何也。
拙斋有何说?
数诗幸早示及
籍溪行状更为深卿早写寄来。
舜臣相见未?
向递中亦附书矣。
项掾果如何
若果有志,当痛与说,恐颓波之中救得一个半个,亦非细事也。
前书说有一贤宗室后来相从否?
福州年赵彦(任丈之甥。)气质亦甚好。
一向词科,顷尝略劝之。
今年又往试,可惜错了路陌也。
近闻张安国消息不佳,果如所传,亦可惜耳。
南轩久不得书,不知况复何如。
所论异同处亦未报,不知后来看得如何也。
深卿诗「市廛差可隐,未暇沧洲」,此两句便是因循犹豫意思,宜其不能勇猛自奋异学之中也。
择之押此韵处正中其膏肓不知渠还否?
此亦是偏处
吾侪中人之质若无这个意思,定是埋没了,出头得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