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信州贵溪上清桥记1193年9月15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五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明一统志》卷五一、《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八六五、康熙《广信府志》卷三、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二五、道光《贵溪县志》卷三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贵溪之水,其原东出铅山分水北出玉山之镇头者,合为大溪,自弋阳西流,径县治南,少西,乃折而北。
大溪之南,有小港焉,出县东南境上,西北流,至县治西南,乃入于溪。
居民行客之往来者故以舟楫三渡
县治西南大溪者,曰中溪
当其西流折之处者,曰凿石。
小港水落时,广不过百馀尺,褰裳可涉。
霖潦暴至,则其深广往往自倍,而亦为一渡。
中溪之舟每以是时过港,常为横波荡击人力不得施。
凿石则水触西崖斗怒腾蹙,其险为尤甚
故二渡者岁率一再覆溺邑人病之,欲为浮梁以济久矣
而役大费广,无敢唱者。
县大夫建安李君正通至,则阴计而嘿图之。
久之,乃得县之馀财八十万,将以属工。
而邑之大姓闻之,有以铁为连环巨絙千五百尺以献者,有捐其林十馀里以献者。
州家又以米百斛者佐之,于是李君乃相大溪二渡之间水平不湍者,以为唯是为可久,遂以绍熙三年六月始事
民欢趋之,不百日告成
两崖砻石磴道,高者五百尺,卑者亦居其五之四。
桥之修九百尺,比舟七十艘,且视水之上下而时损益焉。
又维十舟以梁小港,作双舰以航巨浸于是东西行者春夏漂没之虞,秋冬病涉之叹。
其功甚大而费则省,盖其规模筹画一出李君主吏工师拱手受成不能有所预也。
既又留钱五十万于明觉浮屠氏,使自为质贷,而岁输其赢五一以奉增葺之费。
明年李君将去,乃以书来道邑人之意,请予文以记之。
予惟李君此桥之功,百里之人与四方之往来者固已颂而歌之,宜不待记而显。
且其才之果艺明达,用无不宜,又非独此为可书也,姑为记其本末,以告后之君子,使知其成之不易如此相与谨视而时修之
是则李君与其邑人之志也云尔
四年九月戊寅既望新安朱熹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