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义灵庙碑1195年8月1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七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九、《舆地纪胜》卷一二、《赤城集》卷九、《赤城志》卷三一、雍正《浙江通志》卷二二二、《南宋文范》卷三七、民国《临海县志》卷一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庆元元年春二月,敕以台州士民所请,故直秘阁滕侯之祠为义灵庙
州人老稚闻是命下,惊喜欢呼奔走迎拜导致祠下酌奠以告。
大书扁榜金朱炜煌,揭于门楣,庸侈上赐
而其耆艾士大夫叶君圣耦等四十馀人亦会祠廷,相与言曰:「往岁盗起帮原,连陷六州,戎毒所加,民无噍类
而吾台人独得全其室家,仰父俯子,传世不绝以至于今者,滕侯力也。
没而弗祀,固无以慰吾民之心;
祀而弗命,又无以彰吾侯之德。
今则庙事既修,而亦幸蒙上恩,列祀典矣,顾无金石以著本初,其何以昭报事于长久
且当日弃冒赏之人,其子孙犹有存者,盖尝肆为妄说,强祔其祖,以遂侵诬之计。
吾州之人亦斥其伪,以控于朝而报绌之矣,然或久而不传,则未敢必其无后患也」。
乃以书来请篆其事。
衰朽,欲谢不能,而复自念往使浙东留台最久,固已熟闻兹事而有感于中矣。
矧以诸君之请之力,其何可辞?
则应曰诺,而病未能也。
乃今太守府君侯又因鄞县主簿赵生师䢼踵门以请,则为考按台人前进士陈君思恭所为日记及故礼部侍郎陈公公辅诸人之铭、序、赞、颂,皆言闻乱之初,阖郡震恐太守赵资道郡丞李景渊愕眙不知所为谋,欲遁去。
它吏相顾,亦无敢出一语者。
方司户曹事,乃独慨然请任其责,有异议者辄面叱之。
即日移书诀其父母昆弟,而闭其妻子官舍,悉召州人谕以利害
人人感泣踊跃听命
乃亟下令,发夫守险增陴浚隍,除器募兵,积粮致用分屯列栅,为死守计。
日夜循抚甘苦同之。
城中人始固志,而守丞以下则皆已遁去久矣
既而山民吕师囊起兵应贼,号十馀万,导以攻城前后数四
侯皆应机设械,立摧破之。
手弓临城,殪厥渠帅,贼遂退走,卒全其郛。
所存活,以大万计
参伍其说,一无异词
是则侯之为烈,章章明矣。
独稽史籍,则见当时实以守城破贼为丞之功,进领郡符,就加职秩,乃与所闻不类,而于妄说有助焉。
于是更即诸书以求其故,然后乃见当时守丞虽遁,而侯于所下文书犹必存其位号,寇退围解,亟迎以归,俾上功状而己不预焉。
丞盖熙丰故家诸子又皆贵仕,故得独冒显赏、尘策书,而侯反下从捕盗七人之比,仅改京秩初阶,移官旁郡以去
是则阉尹擅兵贼臣柄国所为而后侵诬妄论所由起也。
一时之谬,流惑万世向非台之文献有足證者,民吏称思久而不怠,则亦何质正而决其是非哉?
呜呼,是又可叹也已
滕侯名膺字子勤,后保南都、守陈、蔡,以抗狂虏乘胜炎锐之锋,勋绩尤盛。
劝进大元帅济州,所陈又皆当时天下大计切中机会
其于建炎绍兴之史,法当立传。
而熹于是书,盖尝受诏参笔削矣。
是以因书此碑而并覈其真伪如此不唯少塞台人之意,亦使后之执笔有以考焉。
庙数迁徙,今在城西北隅永庆寺东,实侯所再筑而力战破贼处。
台人迎侯继赵夫人及诸孙仲宜等使居其旁。
通判州事吕君祖俭谋为买田,以资奉守,未就而去,谈者惜之。
然以台人之德侯如此,吾知其继而之者无难也。
是岁八月癸丑朔具官朱熹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