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观文殿学士刘公神道碑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七五
淳熙五年夏观文殿学士太中大夫知建康府事、江南东路安抚使行宫留守彭城公寝府舍即拜疏言:「臣病,力不任府事,愿上符钥,归死故山,惟陛下哀之」。
时天子方倚公以重别都,旦莫且召用之,未即听许
而公疾已革矣,再疏请老
于是上乃深以为忧,亟遣中贵人侍医驰驿诊视
未至,秋七月甲子,公召门下生口授千馀言,使具为奏,极言时弊根本,且荐群臣之可用者,毕封上之,有顷而薨。
上览惊叹,即日出公前请老章,使以通议大夫致仕
讣闻,益嗟悼,诏赠光禄大夫罢朝一日,且命有司护致其丧,仍给葬事。
明年二月,公之嗣子学雅等遂奉公柩葬于建宁府瓯宁县丰乐新历之原,而请于朝,冀有以易其名者。
事下奉常,以公廉公方正,威德克就,宜谥「忠肃」。
考功无异词,诏报曰可,于是公之终始哀荣无所不备
墓隧之碑久未克立,学雅等惧,数相涕泣来请文。
熹蚤托公诸父间,遂与公相长大知公为详。
而公晚岁相予亦益笃,顾虽不文,义有所不得辞也。
公家唐末自长安南徙,遂为建人,世居崇安县五夫里。
有讳民先者,敦朴有行,从安定先生受《春秋》学。
晚以累举得官归家教授学者至数百人
赠太子太保,于公为曾祖
太保忠显公讳韐靖康之难秉义不屈而死,累赠太师
忠显公徽猷阁待制讳子羽建炎绍兴之间川陕有功,累赠少傅
公其长子也。
讳珙字共父,少以恩补承务郎长从季父屏山先生学。
进士乙科,调监绍兴府税务潭州南岳庙,主管西外敦宗院
少傅祖母韩国夫人吕氏忧,除丧,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权秘书省校勘书籍官、礼部郎官中书舍人
时秦氏用权久,士大夫窃窃言符谶事。
欲因以追谥其父,召会礼官议问其法,以公不时至,怒而逐之。
踰年,死,乃得主管台州崇道观
召为大宗正丞,改秘书丞,迁尚书吏部员外郎,除监察御史
避荐者,还故官
铨曹法密吏奸,官不能制。
公寘令式庭中,使选集者得指其违以诘吏,人甚便之。
兼权秘书少监,迁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
金亮渝盟天子震怒,悉师北伐
一时诏檄,多出公手,词气激烈,闻者或至泣下。
御史杜莘老大阉张去为忤旨左降,公封还诏书莘老不去
上幸建康,兼权直学士院
张忠献公留守行宫,众谓车驾东还,必以征讨军事为寄。
俄而诏下,乃以杨存中江淮宣抚使中外失望
公奏论其不可,上曰:「此特为张浚地耳」。
命再下,宰相召公谕旨,且曰:「再论,则累张公矣」。
公曰:「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哉」!
再论愈力,事乃寝
真除中书舍人直学士院
会诏立建王皇太子,宣入视草
今上即位,借礼部尚书使金国。
是时南北罢兵,始为钧敌之礼,使者往辄困辱而归,人皆为公危之。
受命慷慨,戒家人裘葛兼副以行,曰:「藉令不死,归未可期也」。
上闻副使以贿除吏,而公独无所私,手札褒谕甚宠。
然竟以议礼不决不果行也。
诏以星变旱蝗,大询阙政
公言:「比年以来纲维解纵有赏无罚。
外则诸将刻剥军士,以事交结
内则朝廷不恤诸路,路不恤郡,郡不恤县,县不恤民甚或为贪虐,以快己私
军民之怨日积于下,其祸将有不可胜言者。
陛下恭俭日新之德,屏驰骋无益之戏,登崇俊良斥远邪佞然后信赏必罚,戢近惩远,以修军政之阙;
浮冗、宽赋歛,精择郡守诛锄赃吏,以厚吾民之生,则灾异庶乎其可消矣」。
间又尝为上言:「应敌一定之谋,而彊国不易之策。
夫曰和,曰战,曰守,皆所谓应敌之计,不可预图者。
修政事以彊国势,使三者之权在我而用无不利,乃为不易之策耳」。
故将田师中死,其家请得赐第京师
又有李珂者,以关通贵幸得官,而自奏求为督府掾
诏从中下,公皆奏以为不可
不听,再奏极论,竟皆罢之。
由此遂多忤近习意,而宰相又有阴忌公者,出公为集英殿修撰、知泉州
未行,改知衢州
始至,委事僚属一无所问。
人或以公未更治民,意颇轻之。
既而欺者得,枉者伸,群下歛手,不能所为,始大畏服
凡吏员外置者,悉罢之。
租米使民得自操概
发钞消籍,皆有程式田里大安
乾道元年湖南旱饥。
郴州宜章民李金以县抑买乳香急,乘众怒猝起为乱,众踰万人分道南出,犯广东西九郡之境。
还,入道州桂阳军界,杀掠万计
连破郴、两城数道大震
朝廷忧之,以公为敷文阁待制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
受命兼行,以五月入境,则贼众数万人矣。
亟以实奏,请下荆襄发卒奔命
移书制置使沈介曰:「道远贼炽,比诏下,且不及事
以便出师,即朝廷擅兴为罪,吾自当之,不敢以累公也」。
制置使即为遣兵,而诏报亦如公请
然皆未有至者,而贼势愈张。
湘阴桥口,群盗又数百人乘乱窃发密迩府下,人心益摇。
公简役兵击之,募民有得斩首者,皆厚其赏。
盗所隐赃,无多少,官一不问
不数日,悉捕斩无脱者。
于是赏信刑威士气大振,人知破贼有期矣。
六月制置使遣将田宝、杨钦乃以其兵数千人至,公所迎劳慰抚之者甚厚。
诸军感奋,愿尽死力
公与钦语,知其能,檄诸军受节度,使率其众,鼓行而前。
下令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
于是钦等连战破贼,诸将后至者亦遣四出,以分贼势、通粮道大军遂入宜章
八月,鏖龙冈下。
贼兵数万,自辰至申,官军稍却。
被发大呼策马冲之
分为两,其前列精兵歼焉,馀皆遁走
追至莽山贼党曹彦黄拱遂执李金与其腹心黄谷以降
钦因穷追深入尽诛酋豪,而支党胁从窜匿山谷者尚众。
公谕钦等郤兵而听其自诣,则皆相率听命
岁尽师还,金等数十人伏诛,馀皆称诏释之,复故田宅者以千数
奏官曹彦黄拱而列上诸将功状,又不以一毫有所私。
上嘉再三进职敷文阁直学士,且赐玺书曰:「近世书生但务清谈经纶实才盖未之见,朕以是每有东晋之忧。
今卿既诛群盗,而功状详实,诸将优劣破贼先后历历可观
宜益勉旃,以副朕意」。
贼地既定境内正清
于是公乃宣布上恩力行宽政,且为请于朝曰:「今以陛下神灵,虽幸破贼然不亟择守宰、宽赋歛以安居民,即一李金死,一李金生,臣恐湖南自是无宁岁也」。
又奏留鄂兵以戍郴、,而益广蒐募,以补州兵之缺,厚抚犒、严纪律而时勒习之。
于是湖南隐然重镇奸盗屏迹商旅野宿焉。
三年召还,见上首独断英主能事,然必合众智而质之以至公,然后有以合乎天理人心之正,而事无不成
若弃佥谋徇私见,而有独御区宇心焉,则适所以蔽其四达之明,而左右私昵之臣将有乘之以干天下之公议者矣。
次论税绢退剥、羡馀和籴之弊,又以州郡禁军纪律不明骄惰自恣,请亟选武臣之奋行伍、习戎事者,使为将副,责以训练,而贵游子弟閤门国信五房出职之辈不得与焉。
皆然之,以为翰林学士、知制诰,兼侍读
间复从容言于上曰:「世儒多病汉高帝不悦学,轻儒生
臣窃独以为高帝之明,其所不悦,特腐儒俗学耳。
诚使当时有以二帝三王之学告之,臣知其必将竦然敬信,而功烈所就不止此矣」。
因为上言圣王之学所以明理正心而为万事之纲者甚悉,上亟称善。
是岁小不登公请亟诏监司郡守先事条画荒政所宜,不者亦使任其无他
又奏州兵营伍教战之法甚备,事皆施行
十一月,遂拜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公辞不获,乃进言曰:「汪应辰陈良翰张栻学行材能皆臣所不逮,而穷探圣微,晓畅军务,曩幸破贼谋为多。
陛下亟召用之」。
上可其奏,以次登用焉。
公入西府,日召诸军将佐从容访问,尽得其材用所宜,以待选用
一日,上顾辅臣图议恢复
公曰:「复雠雪耻,诚今日大计,然所以求之,必有其道。
臣愿陛下周宣王为法侧身修行任贤使能,以图内修之实,则外攘之效将有不能自已者。
不出此,而欲浅谋轻举,以幸其成,臣未见可也」。
上悦。
明年七月,诏兼参知政事
公方与一二同列夙夜悉心竭力,益图所以叙进人材,宽养民力讨理军政,卒成上意之所欲为者。
盖除福建钞盐岁额二万万,罢江西和籴广西米盐钱,又蠲诸路累年逋负金银谷帛亿计
而公尤以辅成上德振肃朝纲,抑侥倖,奖廉退己任以是近倖侧目,而流俗亦多不悦
盖上尝以久旱,斋居请雨一夕而应。
诸公皆贺,公复进言曰:「陛下诚心感格其应如响,此足以见天人相与之际,真有不容发者矣。
然则隐微之间,纤介之失,其应岂不犹是乎?
臣愿陛下察此而益谨其独焉,则天幸甚」!
上为竦然改容称善。
龙大渊曾觌既逐去,未几大渊死,上怜,欲还之。
公言:「二人之去,天下方仰威断而庆盛德日新柰何遽复为此
且此曹奴隶耳,怜之则厚赐之可也
若引以自近而宾友接之,至使得以与闻几事进退人材,则臣惧非所隆德业而振纲纪也」。
上感其言,为止不召
殿前指挥使王琪尝密荐士得召用。
公请其所自,上以告。
公退坐堂上,呼院吏作头引召至而诘之。
恐惧不能置对,请后不敢,乃叱遣去。
无何杨守来言,尝檄郡,称受密旨增筑新城若干尺。
公与诸公请之,则上未尝有是命也。
公未出殿门,遣吏驰取其牍。
不得隐,遂以罪罢。
诸公因奏:「自今圣旨不经三省密院者,所下之官皆请俟奏审得行」。
欣然从之。
公即从密院中外官府,而内侍省与焉。
明日,忽复有旨,前奏审事勿行。
因谕诸公,即如此,则禁中或时须一饮食,亦必待奏审然后可得耶?
公即以艺祖熏笼事对
退,又与诸公合奏言曰:「朝廷者,陛下朝廷
命令者,陛下命令
臣等典司出纳不敢废职而已
今方举行旧典,以正纪纲而已出复收,中外惶惑,臣等窃为陛下惜之」。
诸公虽更进合辞而公激切殿中皆惊。
以故独罢为端明殿学士,使奉外祠
上意寻寤,亟诏改知隆兴府、江南西路安抚使
入辞,犹以开广言路讲明圣学敦本节用虚己任贤斥远邪佞、选将抚军事为献。
蹴然曰:「卿虽去国,不忘忠言,而材又非他所及行召卿矣」。
至镇,首蠲税务新额,及罢苗仓大斛。
属邑奉新复出租税摊配诸乡,岁久民穷,相率逃去,反失正税不胜计,亦奏除之。
又除二税合零、租米暗耗免役足钱之弊。
人或为公不足而公量入为出未尝有所乏也。
明年,除资政殿学士、知荆南府荆湖北路安抚使
始至,条上荆襄兵少财匮之状,诏即诿公经画
公因行视襄鄂兵屯并边形势,尽得其实以闻。
回图役使诡名虚籍之弊,与夫部伍教习之法,有不善者,皆奏罢之。
先是荆南兵戍襄阳累年不得归。
公奏为半岁番休之法,春夏三军秋冬四军更迭往来军士感悦
荆襄故有民兵,皆农家子敦朴豪勇土著自爱且居近边,知虏情,轻战斗
比稍堕废,公更为简阅,宽其取丁之数,贫者弛其赋役,随乡团结而岁阅习焉。
资粮械器,亦为处画,各有条理
抚循犒赏岁费钱一万万,而不以一介有取于民也。
明年,遭继母国夫人卓氏忧。
明年起复同知枢密院事荆襄宣抚使
中使玺书,即丧次宣押奏事
公引经援礼,涕泣恳辞,凡五六上,不得请
时宰相方恢复大言中上意,而政事不修举动烦扰识者忧之。
公乃手疏别奏具言:「天下之事,有其实不露其形者,无所为而不成
其实而先示其形者,无所为而不败。
今吾所以自治而为恢复之实者为如何
而乃招降附,内徙营屯规算未立,手足先露,其势适足速祸而致寇,臣不知为此议者将何以待之也?
荆襄四支也;
朝廷腹心元气也。
不忧元气之惫而虑四支之不彊,非臣之所敢知也」。
上纳其言,为寝前诏
八年免丧,乃复除知潭州安抚湖南
过阙,见上言曰:「人君能循天下之理,然后有以得天下之心而立天下之事。
然非至诚虚己兼听并观,使在我者空洞清明而无一毫物欲之蔽,亦未有能循天下之理者也」。
因以极论时事,言甚切至
上加再三进职大学士以行。
公再临旧镇,不懈益虔,盖所以自律者愈严而所以抚民者愈宽,以是人愈畏服而敬爱之
岁旱民饥,公亟遣吏行田蠲租如法,而檄转运常平司诸郡。
且虑奸民乘时窃发,则又遣将益兵戍守,遂以无事
一旦湖北数千人入境,公盛军声以威之,而开其自新之路,盗多散去,其存者盖无几人。
公乃遣兵,然犹深以迎战邀击为戒
盗意益缓,于是一战败之,而尽擒以归,独诛其首恶数人,馀悉以隶军籍
明年,盗之馀党赖文政等复入境,后帅欲尽诛之,盗因悉力死战
既剿湖南军,遂入江西,犯广东官军数败,将尉死者数十人,为费以大万计
于是人乃服公为有谋也。
淳熙二年,除知建康府安抚江南东路留守行宫
会水且旱,公奏阁夏税钱六千万缗,蠲秋苗米十有六万六千馀斛,沿纳他物称是
仍请下漕司,遣吏覆视诸州所蠲租,其颇未尽者,悉以予民
上流税米遏籴,即他路有敢违者,请亦得以名闻,抵其罪。
诏皆从之,以是商人米三百万斛散之民间
又贷诸司钱合三万万,遣官籴米上江,得十四万九千斛。
农民赈贷客户赈济者,户以口数给米有差
村落又皆运米置场平价赈粜,而贷者卒亦不取偿焉。
府佐赵善珏王以宁寓士李宗思刘炜领其事,分遣群属循行境中,无远不到
公又蚤夜咨访幽隐毕闻。
县给印历手书告谕诚意既孚,而赏信罚必是以人争效用,如办己事。
起是年九月,尽明年四月阖境数十万人一人捐瘠流徙者。
上嘉其绩,赐书褒谕焉。
公治财宽于民而急于吏,所以禁其渔取、察其蠹弊甚悉
自累镇所施行,每益加详,至是人被其泽尤深。
凡属县所负课,度不能偿者,悉以丐之,而独重禁非法病民者。
被旨甓城,面以丈计者数十万,用缗钱数万,米千馀斛,而役盖不及民也。
上积劳效手札劳奖,赉以鞍马器物甚厚。
明年,进观文殿学士,盖将复登用之,而公不起矣。
临没所上极言近习用事之祸,至引伾、文以为戒。
所荐则故魏国陈公张栻敬夫也。
别以手书敬夫,而熹亦与焉。
其言皆以未能为国家报雪雠耻为深恨。
盖其忠孝诚笃,虽蹈死生之变而未始须臾忘也。
为人机鉴精明议论英发遇事立断,其威不可犯。
居家孝慈,母福国夫人熊氏早薨,公哀慕无以自致,则以任子恩官其内弟。
继母礼敬饬备遭丧时年逾五十,尽哀致毁,得疾几殆
友爱诸弟晚岁弥笃。
岁时祭祀酌古今礼而敬以行之。
内外功缌之戚,必素服以终月数
在官为罢燕乐同寮有丧亦如之。
将薨,遗命治丧毋得浮屠法,后诸贤公往往效之。
其在州郡治平听察令行禁止,而于爱民厚俗之意尤孜孜焉。
事或小失,虽下吏言之,无不立改。
大脩潭州岳麓书院养士数十人,而属张子敬夫往游其间,告以古人为己之学。
明道程公先生尝官建康属邑,为之立祠学宫,而刻陈忠肃公《责沈》之文于壁,以示学者
民有骨肉之讼,躬以恩义反复辨告甚或深自引咎,闻者皆失所争而去。
其在朝廷危言正色直前无所避,忠义奋发未尝死生动其心。
爱君忧国审密持重不肯侥倖尝试之举。
盖其饬躬应事规模科指晚岁皆益精密
上则人主知之愈深,下则学士大夫望之愈重,以至儿童走卒莫不知公忠烈
而在荆州时,北虏亦每使谍者公家世,盖知其忠义之有传也。
及薨,所临之邦军民往往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而建康为尤盛。
且自数岁以来国家有四方之故,而有识之士相与私忧,语未尝不及公也。
公薨时年五十有七,封彭城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六百户、食实封二百户。
其配曰新定郡夫人吕氏,故兵部尚书祉之女。
新兴郡夫人韩氏,淑人韩氏,皆魏国忠献公四世孙也。
二男子:学雅,承务郎
学裘,承奉郎
二女,长适迪功郎南剑州剑浦县吕钦,次适某官赵崇宪
文集八卷奏议十卷,内外制二十卷,藏于家。
公自少即以文学知名,及登朝廷论思润色当世尤称其得体
未尝无用之文,其驳议又多削稿故所传止此云。
学雅以公从弟从事郎玶所状公行事视熹,熹受而读之,皆昔所见闻者也。
因剟其大者,著之石而系以铭。
铭曰:
昔在阳九,失我泰平
东游三纪汴洛膻腥
帝始灵承俯仰顾叹
曰汝在廷,孰抗斯难?
爰有俊哲三世一心
忠精义烈思远忧深。
沬血奋辞,曰此雠耻,乃盟乃欢,颡得无泚?
不有豪圣孰虑孰图?
孰秉武节,以行天诛?
抑臣有闻,在周中圮,既脩乃攘,厥仆斯起。
圣时监,利伸否蟠。
毋棘其欲,毋溺其安。
帝曰俞哉,予钦汝诲。
既启于中,盍布于外?
泽流威燀,汝则来归
卒辅吾志,以究汝为。
四镇十年,帝适西顾
彼皇颢苍,胡夺之遽?
我最其迹,有孝有忠。
有政有事有言有功
嗟尔嗣人,尚承厥庆。
公思不忘,天子圣神(《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八。又见《汇苑详注》卷一三,《刘氏传忠录》正编卷四。)
二:原缺,据《刘珙行状》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