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聘士公先墓表1198年1月1日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七八、《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九○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先生姓刘氏建州崇安县五夫里之白水人
曾大父讳滋,起身农亩,以进士高第仕至尚书职方郎中,累赠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
大父讳照,朝请郎
再世皆有清德中岁休官退处,以大耄终。
父讳元振,始不仕,然亦以驯行称
先生讳勉之字致中自幼强学日诵千言
耳目所接,一过复忘
为文肆笔而成,滂沛闳阔凌厉顿挫侪辈少能及之。
踰冠,以乡举太学
蔡京用事,方禁士毋得挟元祐书,制师生收司连坐法,犯者罪至流徙
名为一道德者,而寔以钳天下之口。
先生独知非是,阴访伊洛程氏之传,得其书藏去
深夜同舍生熟寐乃始探箧解帙,下帷然膏,潜抄而默诵之。
涪陵谯公天授尝从程夫子游,兼邃《易》学,适以事至京师,即往扣焉,尽得其学之本末
既而遂厌科举之业,一日,弃录牒,揖诸生而归。
南都,见元城刘忠定公
毗陵,见龟山杨文靖公,皆请业焉。
而刘公尤奇其材,留语数十日,告以平生行己立朝大节以至方外之学它人所不及闻者,无不倾尽
先生拜受其言,精思力行,朝夕不怠
久而若有得焉,则畴昔所闻一言之善融会贯通,皆为己用,而其践履日以庄笃。
籍溪胡公原仲屏山刘公彦冲先生友善,日以讲论切磋为事
其于当世之务若不屑焉,而论说区处钜细显微皆有条理
乱后,故山室庐荒顿,乃即建阳近郊萧屯别墅结草为堂,读书其中力耕稼以自给,澹若无求于世。
一时士大夫莫不注心高仰之。
中书舍人吕公居仁知之尤深,尝以小诗问讯,有「老大多材,十年坚坐」之句,世传以为实录
是时国家南渡十年,谋复中原以摅宿愤,而未有一定之计。
方且寤寐俊杰,与图事功吕公与同曾公天游李公似之张公子猷三数人者共列其行谊志业以闻于朝,特诏诣阙
将行屏山先生为作《招剑》之文以祝之。
其卒之乱曰:「宝剑徕,奉君王
四夷八荒
时乎,毋深藏」。
其所望于先生者盖如此
既至,会秦丞相颛国枋,为其事非己出,不能平。
又方决屈己和戎之策,恶闻天正论,意山林之士不顾利害,敢尽言忌讳,尤不欲使见天子,谈当世事第令策试后省给札俾上其对。
先生知道不易行,即日谢病归。
杜门高卧十馀年,造养益熟,名闻益尊。
故相赵忠简公镇南州,道出里门纡辔入谒坐语移日,弥加叹重
然其去未几,即遭谗海外以没,同时先生者亦皆废锢复用于是先生竟不及一试于用而卒于家。
享年五十有九,有志之士莫不哀之,绍兴十九年二月十日也。
先生学本为己而才周世用临事财处,不动声气
平居严敬自持若不可犯,而接物之际恂恂和悦色笑可亲
临财廉,一介妄取
少时妇家富而无子,谋尽以赀产归女氏。
既谢不纳,又择其宗属贤者举而畀之,使奉其先祀。
其与人交诚信恳恻同里胡公明仲侍郎蚤出为季父后,不自知本亲乡人窃议之而莫以告。
先生独为移书具陈本末所以然者,胡公感其言,为数归省恩礼略备,议以少息
熹之先君子蚤与先生相好,将没,深以后事为寄,且戒熹往学焉。
及弃诸孤先生慨然经理家事,而教诲熹如子侄
既又以其息女归之。
亲旧羁贫收恤扶助亦皆曲尽恩意
学子造门,随其材品为说圣贤教学门户以及前言往行之懿,终日娓娓倦色
自壮至老,如一日也。
娶连氏,无子,以从兄子思为后
女子,其长归于我,次适朝奉郎范念德
温亦无子,又以从弟之子澧后之。
建州于今建宁府先生墓在草堂涉溪西北七里群玉乡三里之学士原。
其葬不及铭,逮今且五十年。
后生之及见先生日加少,熹惧其益久而遂将无所考也,乃追记世家学行之最而伐石以表焉。
庆元戊午正月己亥朔旦门人朝奉大夫致仕朱熹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