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宣示殿试考官务求切直之论劄子绍熙中 宋 · 虞俦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一二、《尊白堂集》卷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七○
臣尝怪今日内外人材习为软熟,其势久而必至委靡不振
国家之有人材犹人一身之有精神也。
精神去干,则人何以生?
人材委靡,则国无以立。
由始进之日,上之人失其所风厉之也。
科目高下士子所视以为趋向者也。
大抵爱君忧国者必有切直之论,而嗜进苟得者必多谄谀之辞。
然则言以求人有司取舍,乌可不审?
切直之论胜,则人材日盛国势日彊;
谄谀言行,则人材日衰国势日弱。
理之必然无足怪者。
臣于前举备员殿试读官,见士人答策其间颇尚切直
既而唱第之日,在前名者盖有谄谀之人,而切直之士往往或居下列
兹非有司顾望畏忌考校之过乎?
国家三岁一举亲屈帝尊,策士于庭,岂直故事而已哉!
盖欲收拾人材以为他日之用也。
臣尝观高宗皇帝绍兴更化之初,御笔宣示殿试官曰:「对策中有指陈时事鲠亮切直者,并寘上列
考试官精加详定无失忠谠无尚谄谀,用称朕取士之意」。
宣谕宰臣沈该等曰:「今次殿试举人程文议论纯正,仍多切直自此人材极有可用」。
是年在前列者,皆正直之士,其后多为名臣
然则切直之言而取人思过半矣。
仰惟陛下以上圣之资,膺寿皇圣帝付托之重,所以示大始而正本者,莫急于直言网罗人材
今次殿试,实为龙飞榜天下之士辐辏,诚千载一遇也。
私忧过计,恐有司考校之间,不能深识圣明之意,抑切直言以忌讳进谄谀之论以求容悦,则非所以示风厉多士之意也。
臣愚欲望陛下特降睿旨戒敕有司考校对策须求切直当理之言,毋取谄谀不根之论,庶几作新人材增重国势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