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何致不堪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开禧元年五月 南宋 · 刘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一七
等于今年正月内举永康军布衣何致堪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许令缴进词业
何致缮写词业一十册,乞令有司公共看详取旨。
诏令两省侍从参考闻奏
既而臣僚窃以名者实之宾,名至而实不副,是殆盗名以欺世者。
臣尝历考自古取士,惟贤良方正一科世俗之所歆艳,而士心之所深重
非德醇粹操行无玷不足以当「贤良」之名;
非纲毅不挠,直大无私不足以当「方正」之名。
繇汉已来,凡应是科,鲜不为汗青所讥者。
本朝苏文忠公兄弟文章标准一世议论横放四海,终其身无一瑕可指,其初犹曰应才识茂明体用科,初不敢贤良方正自居
今有人焉,持心浮薄而轻于立论,媒身浅躁急于干进,冒焉居之,略无愧色清明之朝,讵宜有此欺世之佞哉!
谨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何致,初不知为何如人,但缴进词业详观所撰二十五篇其间历诋伊尹而并及于汤,凡五六百言,谓汤有心自王,而挚说之以伐救民;
太甲不明,既放又复之,使一切惟己之听,其始负之道,而终为天下陵犯之端。
伊尹有商名臣孔子定《书》、孟氏垂训纪述称赞照映今古何人敢于诋诬,庸非持心浮薄而轻于立论者乎!
缴进词业,令两省侍从参考,其意盖曰是非付之公论以为可,是以国人皆曰贤之义。
乃干恳权贵封状,遍求签名
有为臣言,初不暇读其文之为如何继而三人被荐,己欲先试,竟为给舍申省有浮兢之语,不胜愤懑
庙堂呈劄,辄肆怨言谓言辞多取憎疾,必触报罢,乞寝已降召试指挥
若是而曰不要君,臣不信也,庸非媒身浅躁急于干进者乎!
臣尝恭睹高宗郑厚作《艺圃折衷》,诋孟子有「卖仁义」等语,臣僚论列,特降指挥不得学官试官差遣,仍下所属劈版,所以讪上之萌也。
文学不逮,而诋毁伊尹殆与诋毁孟子同科
又尝恭睹真宗张师德两及王旦之门,曰:「师德状元及第荣进素定不应两及吾门」。
所以奔竞之士也。
奋身大科富贵特其分内事何用汲汲挟贵有请
师德时宰于已仕之后且犹以为贪进,今而视,其将谓何
持心浮薄而轻于立论,媒身浅躁急于干进,有斯二者,故曰「贤良方正」,非愚则诬矣,谓之盗名以欺世,谁曰不然
况夫议论厚薄出处静躁关系风俗,诚为非轻,乞将罢归,使之退自循省进德修业习尚醇厚,而涵养恬静他日录用未晚也。
按:《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三九。第五册第四四四五页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