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周子充尚书 其一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二三、《南轩集》卷一九、《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八
垂谕或谓人患不知道,知则无不能行。
此语诚未完
知有精粗,行有浅深
知常在先固有之而不能行者矣,未有不知而能行者也。
《语》所谓「知及之,仁不能守之」,是知而不能行者也。
所谓「知之者不如之者,好之者不如之者」,是不知无由能好而乐也。
以孝于亲一事论之,自其粗者知有冬温夏凊昏定晨省,则当行温凊定省
之而又知其有进于此者,则又从而行之。
知之进,则行愈有所施;
行之力,则知愈有所进,以至于圣人
人伦之至,其等级固远,其曲折固多,然亦必由是循循可至焉耳
致知力行,此两者工夫互相发也。
寻常朋友讲论愚意欲其据所知者而行之,行而思之,庶几所践之实而思虑开明
不然,贪高慕远,莫能有之,果何为哉?
然有所谓知之至者,则其行自不能已,然须致知力行工夫至到而后及此,如颜子是也
所谓欲罢不能者,知之至而自不能以已也。
学者想象臆度,或一知半解知道,而曰知之则无不能行,是妄而已
曾晰咏归之语,亦可谓见道体矣,而孟子犹以其行不掩为狂,而况此者哉!
不识高明以为如何
及此相从者,某迩来退缩岂敢受徒?
但有旧日士子数辈时来讲问,亦不过行远自迩登高自卑方语之耳。
所谓晚辈窃假先儒之论以济其私者,诚如所忧。
胡文定盖尝论此,然在近日此忧为甚
是以使人言学之难,非是告语之,正恐窃闻一言半句,返害事耳。
要亦如玉石之易辨,即其行实,夫岂恫疑虚喝可掩哉!
文定所论甚详,备在文集中,曾见之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