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王陵陈平周勃吕后之事如何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三七、《南轩集》卷一六
人臣之义,当以王陵为正。
夫以吕氏凶暴,欲王诸吕,其谁扼之!
独问三人者,盖亦有所惮也。
非特惮此三人,盖实惮高帝之馀威流泽之在天下也。
高帝白马之盟以对,其言明切,固足以折其奸心,如砥柱之遏横流也。
使二子者对复如,吾知吕氏将悚焉若高帝临之在上,且惧天下之变,或缩而不敢未可知也。
二子者乃唯然从之,反有以安其邪志而遂其凶谋,既分王诸吕,而吕氏羽翼成就,气燄增长
然则吕氏之欲篡汉,二子实助之也。
予谓二子方对吕氏时,其心特畏死耳,未有安汉之谋也。
退而闻王陵之责,顾高帝之眷,思天下后世之议,于是不遑,则有卒安社稷之言耳。
虽然,使二子未及施计,先吕氏而死,则是乃畔汉辅吕不忠之臣,尚何道哉!
二子安刘氏之计亦疏矣。
不遏之于爪牙未就之初,而救之于搏击磔裂之后,观其闲居深念与劫郦寄北军等事,亦可谓窘迫侥倖之甚,夫岂全谋哉!
郦寄不可劫,北军不可入,吕须之谋行,则亦殆矣,忠于人国者顾如是哉?
人臣立朝徇义而已利害所不当顾也。
功业之成,不必渐出于吾身也,义理苟存,则国家可存矣。
借使王陵正对又以正对吕氏一日而尸三子于朝,三子虽死,而大义固已立,皎然白日轰然震霆天下义士不旋踵四面并起,而亡吕氏矣,安刘氏岂独二子为能哉!
使人臣当变故之际,畏死贪生不知徇义,而曰吾欲用权济事于后,此则国家何所赖焉?
乱臣贼子所以接踵后世也。
其弊至于荀彧冯道之徒,而论者犹或贤之,岂不哀哉
夫所贵乎权者,谓其委曲以行其正也。
狄仁杰是已。
始终之论,皆以母子天性为言拳拳然日以复庐陵王为事
其所以纡馀曲折而卒成其志者,则用功深矣。
潜授五龙夹日以飞,仁杰岂必功业于其身者哉!
人臣之义,当以王陵为正;
大事者,当以狄仁杰为法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