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永州州学周先生祠堂 南宋 · 张栻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四○、《南轩集》卷一○、《濂溪志》卷七、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一三、道光《永州府志》卷四上
零陵福唐陈公辉下车明年,令信民悦,乃思有以发扬前贤遗范,贻诏多士
它日通判州事赣上曾公迪诣郡学,顾谓诸生曰:「永虽小郡,而前辈钜公名德往往辱居之,如本朝范忠宣公范内翰公邹侍郎公皆既建祠于学宫矣。
濂溪周先生嘉祐中尝倅此州,而独未有以表出之,岂所以为重道崇德示教之意乎」?
于是教授庐陵刘安世诸生造府,请就郡学殿宇东厢先生
通判武冈弋阳公畴以书走九江,求先生像于先生诸孙得之,陈公命零陵历阳高祈董其事而成之。
绘像俨然栏楯周密
既成,属某为记。
某以晚生,屡辞不获,敬诵所闻以广其意。
先生讳敦颐字茂叔舂陵人历官六迁通判永州
吕正献公荐,擢广南东路转运使判官,改提点刑狱
所临力行其志,晚以病丐分司,筑居庐山下,有溪流其旁,名之曰濂溪,故世称为濂溪先生
某尝闻程公大中南安先生狱掾大中公视其气貌常人,与语,果知道者,因与为友。
明道自十五六时闻先生论道,遂厌科举之业,慨然求道之志;
伊川年十二三亦受学焉。
二程先生唱明道学论仁义忠信之实,著天理时中之妙,述帝王治化之原,以续孟氏千载不传之道,其所自得者虽非师友可传,而论其发端实自先生岂不懿乎!
先生著《通书》及《拙赋》,皆行于世,而又尝俾学者所乐何事
噫!
以此示人,亦可谓深矣!
后之登斯祠者,睹先生仪容,读先生书、赋,求先生之心,真积力久,希圣希贤,必有得颜子之所乐者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