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召对劄子 其一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七七
臣闻位卑而言高,罪也。
人臣之义,有犯无隐可以言而不言,则负师学
况臣疏贱无阶,以瞻天日之表,蒙赐之对,宁敢隐情不言乎!
臣昨官远方,伏遇陛下践祚之始,省服膳之御,却嫔妾之进,其自奉为甚薄;
细务以先群吏,亲鞍马以励军旅,其奋志为甚大。
臣居数千里外,观仁声所及垂白之老莫不欣欣相告,咸谓圣人有作,规模宏大,真将复艺祖之业,武夫悍卒至拔刃呼跃,曰:「不报吾君以死而安死口奏:「臣备员鄂州武昌县,县多中原故老当时亦屯大军一时闻见实录。」)」!
臣愚不识,察人心所向,咸谓太平之世可以期月见也。
历年浸久,而陛下未享其效,臣窃惑焉。
臣尝谓治有本末,政有先后
先所施者,后或可置,本既举矣,末亦可捐。
清心寡欲恭俭节用三代所以治天下,陛下既已身之矣,自宜固守勿失
至于细务、亲鞍马,盖圣人之权,施之首政,以警一时偷惰之习,乃其宜矣。
以为常,则天不能无疑
是故衮职任轻,无以仰承德意动烦宸虑,而国事靡有定止
事出九重百官莫肯任职
政令施设下人得以轻议;
耳目左右,权或移于近密
细务以先群吏,而群吏未必励:此不可不察也。
丛脞之歌,赓于虞氏,自除郎吏明皇无取
祖宗专以用人布德怀柔天下,盖为之有道矣。
毬马之事,陛下所以劳苦而振威武者。
至于兵卫之害,积于细微衔橛之危,起于所忽,降胡侍从岂得绝无关防
行之有年,议者遂谓嗜好之僻,亲鞍马以励军旅,而军旅未必劝:此不可不察也。
太祖皇帝犹谓击毬将相事,韩愈尚为其长危之;
仇士良既去,以毬猎固宠之术授其辈流
民臣之心,所以咸愿陛下宗社计也口奏:「仇士良事,安危之几,反复其言,可以察知小人情状,而治道亦因可见,惟陛下留神。」)
陛下虽有天纵之圣,将大有为,而精神疲于听断玉体劳于驱驰纵有清闲之燕,讲万微之务,臣窃意其有所分矣。
金虏,我之世雠,固不与天下陛下所为焦心劳思不惮寒暑若此者,正为恢复进取之计尔。
先后非序,本末倒施,勤于小而缓于大,图其近而遗其远。
昔之所以鼓舞群动者,人情久且玩习七年于此,而治效未著,宁以是乎?
方今国威未振,民力未支,而虏人之情,传闻常多失实陛下再造之心虽不可暂忘,而进取之事,其实未容轻议。
臣愿陛下深思远览,以静养恬,略其小者近者,而图其远者大者
三公之选,责以进人才、张纲纪
端直之士,与之讲问学、评治道
有司常务,屏驰骋细娱
本末先后,咸得其序,则朝廷尊而众务自举威权振而军气自张,养以沈潜待时而动则天声所临,焉往而不济哉!
不胜拳拳之忠,惟陛下财赦!
口奏:「天下皆知下治道所以久而未进者,良由三公之才多不胜任陛下勤劳庶政固非得已。今三公虚位,正陛下论相,臣愿陛下审之于未用之先,不可不专任之于既用之后。如曰人才难得,则致治之主不借才于异代陛下论相之际,臣请无取沽激无取诞谩无取才华无取阘茸,唯忠实可任者,相而任之勿疑。陛下垂拱仰成,责以治效,人才既富,纪纲既设,则恢复之事在陛下度内耳,又安在必躬必亲下行鄙事而后为快?治道不如是也伏惟陛下留神省察。」 《浪语集》卷一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