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朝辞劄子 其三 南宋 · 薛季宣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七七、《浪语集》卷一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六
臣闻唐太宗之戒王圭曰:「人心所见,互有不同
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
隋末,内外务相顺从,皆自谓智,及天下大乱家国两亡
卿等各当徇公去私,毋雷同也」。
魏郑公太宗曰:「人主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昔尧清问下民故有苗之恶得以上闻;
明四目,达四聪,故共、鲧驩兜不得蔽。
是故人主兼听广纳,则下情得以上通」。
大哉言乎!
君臣致治之美,庶几有由矣。
和之与同,疑若相似
圣人之论,则有君子小人之分。
善乎晏婴之言:「和如盐梅相济,同如以水济水」。
人心不同如其面焉,强而同之,非回于利,弗能也。
向令仕者举回于利,则凡时之利病,政之得失何自而知之!
君子不为利夺,往往轻为去就,籍此以治,万无是理。
间自权臣柄国斲丧忠良内外之臣,无小无大,相与谀说,合若一人几于杨氏无君,其于国家何有
流风遗俗,溺陷人心,同而不和至今为梗。
陛下刚明圣武高视唐宗,即政以来,每欲一湔前弊其如无君之习,革之良难,举世为同,则有入而不自知者。
臣惧邦之政俗,将日非而莫之救也。
凡处天下之事,不当心有所主,惟处身利害之外,乃知利害之实。
故见利者不知其害,见害不知其利,诚使利害者毕陈所见,则利害之情无馀蕴矣。
合天下听无不聪,合天下视不明盐梅相济何以易此!
不然,自涂耳目同异不闻,虽臣下盈庭,自成孤立矣。
人情不易见,然而指意可知
大抵勉君以容受谠言,要为忠爱之至;
导之拒谏,宁为体国之心?
由此观之,邪正遁情矣。
不敢远引三代,姑以所学,稽于唐之君臣致治之美,为陛下献,惟圣神留虑而图之,社稷苍生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