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荀卿 南宋 · 唐仲友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六三、《悦斋文钞》卷八
战国之际,七雄诈力相倾处士横议,申子、商君苏秦张仪虞卿犀首吴起孙膑之流既以富强约阖之术,徼时好以取富贵
淳于髡邹衍列御寇庄周田骈慎到杨朱墨翟之徒,又相与造为异端充塞天下
圣人之道不绝如线所幸孟轲阐其前,荀卿其后,虽周游天下穷老无所致用,而垂世教
孟子之书七篇荀卿之书二十二篇,观其立言指事根极理要,专以明王道,黜霸功,辟异端,息邪说皇皇仁义礼乐性命道德之旨,二书相表里矣。
后世学者推尊之曰「」,莫敢少贬,或皆称其优入圣域,或皆许以王者之师,以为诚然
以吾观之,孟子而用,必为王者之佐,荀卿而用,不过霸者之佐,二子不可同日而语也。
王霸之道,用心诚与不诚之间,至其所就,乃有霄壤之异。
故自其外而观之,王者为仁,霸者亦为仁,王者为义,霸者亦为义,王者礼信霸者亦有礼信王者刑政霸者亦有刑政
及自其内而观之,王者之心一出于诚,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霸者之心杂出于诈,故假仁以为利,利胜而仁衰,仗义以率人,人从而义废,汤、武、威、文,由此分也。
商自契至于成汤,周自后稷至于文、武积功累仁,其来也远,岂有心于得天下哉!
正心诚意闺门之内,而道化行于万里
发政施仁朝廷之上,而德泽溢乎四海
其植本固,其流波远,天下欣然归之,有不可辞者,后世凭藉其德,斯民爱戴之心,至数百年未已,是岂出于伪为者哉!
若威、文之霸也,救邢封卫,以窃存亡之仁,伐楚会世子,以假尊王之义,伐原以示之信,大蒐以示之礼,类非出于诚心
葵丘之会振矜而失诸侯河阳之狩以臣而召天子不终其身而德业俱丧,伪为之事可暂而不可以久故也。
吾观荀卿之书,若尊王而贱霸矣,至于王霸之说,则不一而足,既曰:「粹为王而驳为霸」。
又曰:「义立而王,信立而霸」。
又曰:「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又曰:「善日者王,善时者霸」。
是何说之多端耶?
不知本故也。
之言性,曰人性恶,其善者伪也。
夫善之可以伪为,则仁义礼信何适而非伪?
四者既出于伪,何适而非霸者之心?
其去王者不亦远乎?
以是之用,必为霸者之佐也。
之言既不用于世,而李斯之学实出于用于秦,卒蹶六国而夷之,又佐始皇诗书、杀学士,以愚黔首之伪,盖有以启之。
使用,虽未如之过,其不能为王者之佐,固昭然矣。
或曰:「之书,言诚多矣。
若曰:『君子养心善于诚』。
又曰:『诚者君子之所守,而政事之本也』。
岂不王道之出于诚哉」?
曰:子以为诚者自外至耶,将在内耶?
性者与生俱生,诚者天之道,初非二物也。
既以性为恶,则诚当自外入,外入则伪,乌睹所谓诚乎?
人之性善火热水寒,其诚如水之能润,火之能热也。
今既更之曰水热火寒,又求其火热水润之功,岂不惑哉?
然则孟子之必为王佐何也」?
曰:孟子之言王霸盖亦多矣,而不外诚伪之说,故曰:「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
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
又曰:「汤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
其言深知王霸之本,则其为王佐断可识也。
吾观告子孟子动心,又其言辨几与孟子角,至于言义则以为外,言性则以为犹𣏌,故孟子力诋之,卒挫其说。
荀卿之书,其辨诚过人,至其化性起伪有似乎𢦤贼𣏌之说,然则荀卿者,告子之俦,非孟子比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