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责实 南宋 · 吕祖谦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八五、《十先生奥论注续集》卷七
除弊不去弊,善治疾者不去疾,善抑虚名不去虚名盖天下之事,将欲夺之,必先与之,将欲拘之,必先纵之。
苟骤禁而遽绝,未有不反受其害者也。
不忍弊之多,欲一朝而去焉,外虽若去而弊源实藏于冥冥之中矣。
不忍疾之苦,欲一朝而去焉,外虽若去而病源实藏于冥冥之中矣。
彼善除弊者,初未尝骤去其弊也。
徐以待之,默以观之,使奸态伪迹蜂起于前,然后从而锄其窟穴,则弊不得而遁矣。
善治疾者,亦未能骤去其疾也,宽以养之,绥以疗之,使宿疹积毒发见于外,然后从而穷其标本,则疾不得而留矣。
虚名之道亦犹是也,世之尚虚名者,其根甚固,其流甚长,其风甚炽,苟疾虚名乱真,播为号令,制为赏罚,欲言扫而去之,岂不足以称快目前哉?
异时邀名之士,皆将矫为务实,以投吾之所好今日朴野前日浮华也,今日木讷前日辩捷也,今日恬退前日奔竞也,服勤簿书者乃不解诉牒之人,恪居官次者乃不辩马曹之士,巧诈百出,而浑厚质实君子为当世所疑,贤否一区真伪一涂愚智一揆愦愦然莫之能分,非特不可见而实亦不可见矣。
始欲去名而终至于失实,是岂为治者之意哉?
亦取之太迫,致之无而已
大抵致刚必以柔,致宽必以猛,致实必以名,欲为之于此必形之于彼。
欲为此而先以此天下,亦迫而无术矣。
是故明君治天下也,将责之以实,先取之以名,开之以其涂,示之以其利。
天下之名,争至于吾前,以文学名至者,吾从而察之,则董仲舒之实、公孙弘之伪皆见矣。
政事之名至者,吾从而察之,则黄霸之实、王成之伪皆见矣。
忠直之名至者,吾从而察之,则刘向之实、谷永之伪皆见矣。
理财之名至者,吾从而察之,则刘晏之实、裴延龄之伪皆见矣。
彼皆趋之,吾始得而知之,是则自献其名,乃自献其实也。
世之好名者,知吾必察其实,皆砥砺澡濯,言不敢过行,誉不敢过情,茍实之未副,惴惴惟恐名之闻于上,以蹈浮虚之罚,又岂有求名者乎?
由是言之,善为治者,尚名乃所以去名,不善为治者,尚实乃所以失实
善为治者,天下以名为实不善为治者,天下以实为名。
特在用之如何耳,名何负于治哉?
汉宣帝综核名实矣,不闻其去名也;
诸葛亮循名责实矣,不闻其去名也。
名者,正吾所资以责实之具,奈何先去之耶?
呜呼
无弊之可指,为吏者之所惧也;
无疾之可见,为医者之所惊也;
无名之可称,责实者之所忧也。
见其弊然后可革,见其疾然后可疗,见其名然后可核,未识其实而先去其名,吾不知所以为治矣。
抑尝闻之,立高帝之朝而进用儒之说,世莫不以为疏也,然用儒者高帝之所当急。
武帝之朝而进偃兵之说,世莫不以为迂也,然偃兵者实武帝之所当先
责实之世而论尚名,人孰不以为愚且惑耶?
然理有似缓而实急,事有似异而实同,使深识之士心平气定而思之,未有始而愕终而悟也。
此亦老氏所谓正言似反者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