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复斋淳熙三年十月 南宋 · 吕祖谦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九○、《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四二
昔者圣人作《易》,以拟阴阳之变
消于上而息于下也,为卦曰《复》。
复,反也,言阳之既往而来反也。
大德敦化川流不穷,岂假夫既消之气以为方息之资也哉
亦见其下于此而上于彼,而固以著其往来之象,录夫已弃之善而厉之也。
亦曰不肆焉以骋于外,则本心全体即是而存固然之善,自有不能已耳。
呜呼
圣人于卦之复,所以赞其可见天地之心,而又以为德之本,其以此欤?
吾友黄君仲本以「复」名斋,而谒于予曰:「愿吾子之言而书于壁,而庶乎有以自在而不忘也」。
予不敢辞,而请其所以铭之之意。
仲本则语曰:「吾之幼而学也,家翁授以程氏之书,读之其有不得其说者,则以告而请益焉,公曰:『思之』。
又问,则曰:『反诸子之身以求焉可也』。
自吾之得是言也,居处必共,执事必敬,其与人也必忠
如是而求之,三年而复有得也
然而存之也未熟是以充之不固往者不循,其本愿欲杂乎事物之间以求之,或乃反牵于外而益眩于内。
今也溉扫于家庭之侧,揭以是名而日居之,盖将息温凊定省之馀力,以从事旧学乎。
真积力久而于动静语嘿之间,有以一贯乎理而不为内外之分焉。
然犹惧其怠而不能自力是以吾子之相之也」。
谢曰:「仆之言未有以进于吾子,而吾子之赐于仆则已厚矣。
且将铭诸心,移诸同志,以警夫空言外徇之弊,而岂敢有所爱于子哉!
抑予闻之,古人学博文约,以札明善,以诚身物格知至而后有以诚意而正心焉,此夫子曾、颜子思孟子相授受而万世学者准程也。
仲本诚察于此有以两进交养焉,则夫道学体用圣贤德业不在仲本安归乎」?
愿书言以记于壁,将因其过庭之际而就正焉,庶乎有以自警也。
淳熙丙申十月日,吕祖谦记。
按:《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四六,清抄一百五十卷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