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南康石堤淳熙八年 南宋 · 吕祖谦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九一
天之与人交相辅也。
盖人之所不能为者,必待于天;
而天之所以不尽为者,亦付诸人
二者交相辅之道,非有二理也。
惟眛者不达,蔽于一偏之论以为人常不能全其天,当听于自然无所复问,不知天之与人,理各有在。
是将不耕不织,惟粟米布帛亦陨于天而后衣且食乎?
古先圣人网罟耒耜不必为矣。
今夫水旱之灾,天所为也;
迁于高峻,备其饮食,人所为也。
夫人为,虽有天灾不能为患。
非人违天也,所以辅天之道而养民当若此也。
由是推焉,马首牛鼻固出于天,穿之与络,则付于人,亦天理尔。
新安朱元晦学而通于理者也。
其为郡南康,适岁大旱,凡足以拯民之饥,振民之乏,无不尽矣。
则又曰:「古者荒岁,或兴大役,岂欲重劳于民,抑以聚饥民不虚食也,吾州独无此欤」?
父老以告曰:「彭蠡之险,在吾户外舟行而上下者舣集无所,风之作或不时覆溺破碎,常不可计。
并城有二澳,将以为避舍亡虑千艘
元祐中郡守吴审礼始栅木为障。
崇宁间郡守孙乔年虑其易朽,有请于朝,加石堤焉。
延袤千有五百尺,广三十尺。
前人之志非不善也,岁久不治水波荡击,木腐土疏
空舟又窃负其石以去,为澳则淤塞于沙,载之重者返泊其外,向之患犹未弭也,能复是则为役矣」。
司计之,厥费甚多元晦叹曰:「可不就而图之」!
乃以告于转运判官王君师愈,则大喜得钱百万,米五百斛;
又以告于提点刑狱赵君烨叶君南仲,亦喜,得钱漕司之数。
元晦因是勇为之,三邑之民欢趋之,命星子令王仲杰、司户参军大年职其事,兵监赵胜、郭坚董其役,元晦间亦躬行其上,劳苦勤恤甚至
而费尚缺转运副使徐君本中、鲁君逢继来济千缗
淳熙七年十二月丙申,迄今年闰三月戊寅,凡用工一万七千二百有奇增旧堤者三尺,益土与石,浚澳之淤,亦挺木以护其外制备且坚,而元晦当以秩满去郡,郡之官属请记之。
于是喟然太息,知元晦之学足以有为不忍世俗因循不赴于事,而部使者能叶其力而不茍也。
夫江出岷山,其行万里,自潜、汉沧浪而下合九之流,会章贡之注,然后彭蠡潴焉。
盖渊亭回薄若不暴溢,而水之曼衍尤激于风,虽东海若不自知其怒也。
南康独处汇津,方天驻跸吴会贡赋之输,商贾之运,士大夫之行,鲜不道此,视澳犹家然。
得澳而入,则同舟之人举首相贺可以枕柁而甘寝
是堤既成隐然如乘长城、卧坚壁以拒章邯佛狸之师,固已大幸
又俾一时羸饿之夫,当冱寒栗烈,饱而食,奋其畚筑,以逮春燠而服力于田,一举而并二利,其为施不既厚矣乎
为言天人之理,明元晦用心,以尉夫郡之民,使后来者亦因之而不可废尔。
元晦字也,名熹,辞秘书郎来为南康,屡丐白鹿书院就闲秩,而朝廷命以江南西路常平使指矣,则所施未止此也。
按:正德南康府志》卷八,天一阁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