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泰州重筑捍海堰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七○、《攻愧集》卷五九
东南堤防,莫盛于淮东捍海之堰。
堰在泰州海陵县北一百五十里,起唐大历中黜陟使李承
自楚之盐城南入扬州绵亘通泰之境。
不惟蔽遮民田亭灶附依,尤利盐事
至天圣初范文正公又宏大之,徙堰少西,以避海涛之冲。
发运使张纶转运使令狐仪实主张是,亘一百四十三里有奇,甓其外以为固,置兵五百人分列五寨专典缮修
崇、观之后,始充他役,乃无一人守者。
宣和堤决,坏田三百馀顷,绍兴七年,又坏堤几半。
二年修成已不天圣坚密
厥后提举朱冠卿知州事徐子寅张子正魏钦绪皆因坏增修。
子寅又请盐场分视捍堰,各守其境。
淳熙十三年提举赵巩海所冲曰六泽浦,甓而新之,壮于旧三倍
且栅其外十三里,更创夹堤六里桑子河。
其馀增卑培薄,悉还旧观
庆元二年二邑之民又以病告,谓晏溪河东有土月堰,下临海洋了无涂泥为之固护地形就下
绍兴以来四经移筑,民田之垫于海者十五里,冲损海陵堰身六里馀,如皋亦坏十馀处,近益损甚。
提举王公宁览之恻然,亟命知海陵县陈之纲相视利害,请移入二里,重增九尺,基厚二丈九尺,面减五尺
又遣捍堰巡检刘正志量会计创立基址,计三十四里一百九十四步,用工二十八万。
公按图察之,谓西接范公大堰若不及今移筑,则堰内之当为斥卤,且将浸淫旁及横流四出为害益大,亟以奏闻
且言:「水政,臣职也。
敢惮改作
所费虽重,撙节财用铢积寸累,愿就兹役,不敢以烦朝廷」。
仍及仲春农事未兴之时亟图之。
正月甲子剡上,凡再旬而得请,遂以某月某日庀役,至某月某日崇成
讫事,再招海清兵百人分置五寨,兴窑烧砖以为后日修之备
仍檄之纲偕干办公事赵不熄董其役,公亦躬为一行
凡用若干工,费钱若干
民大感悦,而王公不自以为功也。
告成于朝,迁一秩以宠之。
太守沈公坦走书于钥曰:「捍海大堰虽跨数州,而泰之利害犹重。
今日所修则全在下二邑,赖贤使者一力为之。
民既不知役,凡我同僚亦皆蒙成而无预,请记之」。
因为之考图经旧记而得其实,则作而言之曰:美哉斯役也!
范文正千载大利苟非后之贤者相与扶持之,亦安保其不坏?
自兹朝廷之上,皆如今天子垂意,为部使者,为郡将皆如王公用心,虽至于无穷可也
钥与王公同朝稔知文章政事绝人,试郡永嘉,实继沈公詹事之后
泰州其子也,治办有馀,尤为王公所知
乐其有成欲以传于永久
长子淳方以一尉二公之门,故不复辞而属笔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