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范氏复义宅记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七○、《攻愧集》卷六○、《吴都文粹》卷四、《范文正公年谱》附录、道光《苏州府志》卷四七、《南宋文录录》卷一一
门范氏自唐柱国水府君居于灵芝坊,今在雍熙佛寺之后
五世文正公少长北地皇祐中守杭,始至故乡访求宗族,买田千亩,作义庄以赡之。
宅有二松名堂以「岁寒」,阁曰「松风」,因广其居,以为义宅,聚族其中义庄之收亦在焉。
中更兵燬,族党星散故基榛芜
编民豪据,为居室,为场圃僦直无几,甚失遗意
无所储,寓于天平山坟寺,倍有往来给散之劳。
久复圮废,改寘城中,反寄他舍,病此久矣
自公长子监簿而下,又五世而至良器一日二弟曰:「先君奉议念此有年赍志而殁
吾侪有以振起之」。
慨然自任思图其新。
于是历告居民,尽除僦直约期而遣之。
不服者诉于郡于监司以至上达台省
提刑临川何公异太守四明郑公若容咸义此举力主张是,复得故地
周一千四百四十八丈,首捐私帑,缭以垣墙
创建一堂,仍扁「岁寒」,以祠文正
结屋十楹,以处贫族。
就立新仓,寖复旧观
庀役庆元二年之季夏仲秋告成不愆于素,观者无不叹息
亲掌出纳一年以为后式
族子廉谨二人继之。
详具要束,以补旧规,揭于堂上,且刻田籍于石,以为永久之计。
介季之柔续世科于百二十有四载之后,尤勇于义,既力赞其兄谋之,属钥为记始末
不佞先祖少师收恤宗族有意于此,而岁不与
伯父扬州始为之,虽不及文正公之盛,而寒宗之贫者赖以自给,亦四十馀年于兹
工部附益之,而清贫终身,犹未果也。
见范氏家法,为之愧叹
是举也,衍文正公累世遗泽,伸先奉议九原之馀恨,又以绵范氏无穷之休,岂不伟哉!
呜呼
文正公奋身孤藐未尝赖宗人毫发之力,既达,则阖族受解衣推食之恩。
天祐范氏,三子鼎贵,皆以宏才高谊上继父风
后人维持凭藉,以保其家。
良器布衣决意兴起不惟义宅载新,义庄亦复整饬,剔蠹省费,又为数世之利。
用心如此,后其兴乎!
呜呼
文正立规矩,止具给予之目,仅设豫先支请之禁。
不数年,忠宣公已虑其废坏,故治平奏请圣旨违犯义庄规矩之人,许令官受理
又与右丞侍郎熙宁以至政和随事立规,关防益密。
今之规约加密矣。
一门同姓为此义事其难如此而况天下之大,思所以亿万世之计者,又可忽乎!
呜呼
衣冠之族不免饥寒者甚众,愿如范氏之宗派不可得
坐享饱煖者几人?
若人人如良器用心更相扶持,以永其传,则善矣。
若曰我所当得者,而不思自力甚者反为蠹于其间,则文正诸公实临之,其闻于有司
公元者,盖今之族长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