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湖南提举荐士1190年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止斋先生文集》卷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七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臣恭睹明诏,搜罗湖广遗材,窃见通直郎、知潭州长沙县宋文仲有通务之材,而发于谦和
有及物之志,而安于静退
文仲生长南土,其家学中原文献也。
顷丞萍乡,蔼有民誉
方臣假守桂阳,得其为人,就访之,而文仲尝为桂阳录事参军,授臣本军会计一卷
遵行之,所以蠲除宿负,罢弛斜科,不得罪于其民者,文仲之助也。
寻领使事,访以九郡利病无不周知
前者仓司籴补诸郡米仅十万斛,今者漕司蠲残亦数万缗,皆文仲发之。
以为文仲衡阳人,实国士也。
奉议郎、知常州无锡县吴猎学问本于纯实器识期于远大
所居阖郡宗为师友,凡与之游,类多自爱
于其交,有善称之不容口有过戒之不遗力
急难,虽不利于其身,赴之不恤也。
从事桂林幕府,与平李接之乱,未尝言功
已而帅臣刘焞不理于口,而谊不避罪,屡讼其冤。
人臣如此,其不负国必矣。
臣守桂阳适为赡军酒官助讲荒政甚于饥渴
桂阳故事,遇皇帝登极奉表进银三千两。
属方救荒之际,力不办此,臣惧无以塞责实教臣申请减额,迄蒙睿旨三之一。
为惠一方有力
以为长沙人,亦国士也。
文林郎、知潭州攸县蒋砺,素禀端亮,耻为苟简
往岁江陵今兹攸县,廉惠之誉,两邑同辞
观其为吏,苟不便于民,虽上官不听
便于民,虽匹夫不获伸则身任其责也。
臣尝见其诣阙上书,论广右利害有四救弊之说;
及与提点刑狱司论经、总制钱,其言恻怛可以施用
迩臣所谓远方因革、可备咨访者,在静江则砺其人也。
奉议郎、知全州清湘县杨炤,赋受沉审,济以通练亦佐幕,与平李接之乱。
随宜知变见谓善谋
而其操履,自不可夺。
及今为县,益著吏绩,郡实赖之。
臣得其《岭外盐筴本末一书,自开宝讫于淳熙上下二百馀年,灿然明白
其论以政和蔡京变法实为咎根,驯致二广连年多盗,官般客贩,迭为民扰。
盖利东路西人被其害,利西路东人被其害。
宜为损益,兼惠两路,斯可以便公私,息纷更
以臣所见,广盐之说十数家,未有炤之平者。
迩臣所谓远方因革,可备咨访者,在临贺则炤其人也。
如臣不肖,非有知人之明,能得此数子于众人未识之先,正以久居于此,或闻之公论之熟,或见之同事之详。
宋文仲吴猎之在湖南,蒋砺、杨炤之在广右,朋侪乡党,咸所推先
牧守宾僚无不器重
臣如隐嘿不惟蔽贤之罪,是不奉明诏也。
于今年某月某日具状奏闻
臣愚欲望圣慈特赐甄录,以昭示公朝遐遗之美。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有旨:吴猎、蒋砺、杨炤、宋文仲,并赴都堂审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