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颜渊天下归仁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止斋论祖》卷下
天地囿于域中,其形可得而穷;
吾仁根于一心,其用则无时而尽也。
人能以吾无尽之仁而寓于有穷天地,则际天所覆、极地所载皆在吾性分之内。
何者
天下之理,公则大,私则小。
天下之小者常归于大,惟天下大者能受其小。
仁人之心苟持其公以胜私,视我犹物,视物犹我,则吾也大,而天下小。
以吾心之大,纳天下之小,又焉知一物不入至仁之域哉!
昔者颜渊坐进此道故夫子以天下归仁语之。
颜渊天下归仁
尝谓天地无私覆载,故无一物不归覆载之中;
日月无私临照,故无一物不归临照之中;
仁人无私一心,故无一物不归于吾心之中。
仁心而观天下则天下有大之名,无大之实;
天下而观一心,则吾心有小之形,无小之理。
君子人欤,患不能广其心尔,何患吾仁不足天下乎?
惟蔽者于此,私其身而分尔汝,私其家而分比邻骨肉雠敌肝胆楚越肥己而瘠人,利己害人,达己而穷人,则方寸之地,吾见其隘矣,其能使四海入吾之仁欤?
君子宅心广大一视同仁老人之老无以异乎吾之老,幼人之幼无以异乎吾之幼。
万物一身,纳天下方寸,则己大而物小。
天下之远即吾一家之近,万物之众则吾一身之寡。
视吾之在天下犹太仓之一粟,而天下之在吾仁亦太仓一粟耳。
纵上而鸢飞,下而鱼跃,其能出于吾仁之外欤!
颜氏之子陋巷,以谨其独,饮一瓢以胜其欲,三月不违以至其诚。
则不迁,盖视人之怒无以异乎我之怒也,何必迁之于人欤?
则不伐,盖视我之善无以异乎人之善也,何必伐之于人欤?
则不施,与其劳于己,不忍劳于人也。
不施,善不伐,怒不迁,则物我相忘
天即吾之父也,地即吾之母也,凡天地间者即吾同胞兄弟也,其忍置之度外欤?
畴复孑然独立于吾仁之表欤?
使颜氏子得明王圣主相之,行夏时,乘商辂,服周冕,奏《韶》舞则天一何幸邪!
惜夫春秋之馀民不蒙其实惠,为仁人长太息
呜呼,是道也,在子思则为中庸之道,在孟子则为浩然之气
子思言「致中和天地位焉」,是天地虽大,不能出吾中和之外也。
孟子言「浩然之气塞乎天地之间」,是天地虽大,不能外乎浩然之气,孰谓天下能逃乎?
颜渊之仁,子思之中,孟子之气,其名不同,特一理耳,学者可不大其心?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