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潭州重脩岳麓书院淳熙十五年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四、《止斋先生文集》卷三九、乾隆《长沙府志》卷四○、光绪《善化县志》卷三一、光绪《湖南通志》卷六八 创作地点: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
自唐季至于五代用兵而教事阙。
圣人作,四方次第平,以俎豆干戈,而天下靡然日趋于文。
盖宋受命四年,遂平荆湖
又十有一年,尚书朱洞来守长沙作书岳麓山下。
朱在国史,其行事不甚较著足以考见上意所乡,为吏者皆承休德,知所先后如此岂不盛哉
而其风动抑何速也!
五六十载之间,教化大洽
学者振振雅驯行艺脩好庶几于古。
是时州县未尽立学
所谓十九教授未有显者
四书院之名,独闻天下
上方崇长褒异之者甚至,则其成就之效博矣。
熙宁初行三舍之法,颇欲进士尽繇学校
乡举益重教官之选,举子家状,必自言尝受某州教授使不得自为说。
崇宁以后,舍法加密,虽里闾句读童子之师,不关白州学者,皆有禁。
诏令诚甚美,然由是文具胜,而利禄之意多,老师宿儒尽向之。
书院不知何时,以余所闻,汉初郡国往往夫子庙,而无教官,且不置博士弟子员
学士,尝课试供养与否,阙不见传记
然诸儒以明经教于其乡,率从之者数十百人,辄以名其家
齐鲁燕赵之间,《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家各甚盛,则今书院近之矣。
县官时时守相劳问,致馈为礼;
门生皆世守师说更相传受不易业。
盖至孝武帝时郡国稍稍有学校官
由今观汉晚出,视其初,儒者术业,工楛优劣可知也已
大中祥符间天子使使召见山长周氏式,拜国子主簿
诏留讲诸王宫,式固谢应诏,卒还山肄习如初,至赐对衣、鞍马内府书。
而宋有戚氏,吴有胡氏,鲁有孙、石二氏,各以道德为人师,不苟合于著名
以是益叹国初士风之厚,本之师道尊,而书院不可废。
乾道元年,故帅枢密刘公珙克复宝之旧,已浸费治。
直徽猷阁潘公畤,亟践脩之。
得官桂阳,于长沙为属邑。
始诣大府请事,时公至镇适数月矣。
九郡守要束,咸以宽简,阖部晏然,民吏意得
曾无凡目可以再三有司者。
因得陪别驾后,至书院谒诸先生祠下,会修事且辑,诸生穆然而志专,徘徊乐之不忍去也。
既去,州教授兼山长顾𣏌、堂长吴猎,以讫役,属为之记。
某尝获诵侍讲张先生所为记,及于治心修身之要,湖湘之俊,亦既知所指归
近岁,以其论述,由大学礼部奏名,及对大廷,连为天下第一
他未试,可略睹矣。
虽欲有言无以讲闻之外者。
而公于今卿大夫先进,年益高,闻望尊重人人能道之,又何待言者
故但次书院所从兴之故,系以岁月,而强附名焉。
是岁,淳熙十有五年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