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问德仁功 南宋 · 陆九渊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五一、《象山集》卷三一
对:仲尼屡叹管仲之功,而游于其门者五尺童子羞称焉,曾西有所不为孟子所不愿。
桓公转战而入齐,管仲囚拘而相之,其学焉而后臣之也,孟子至与成汤伊尹同称
然观其始志,不过立功名天下,以自尊荣其身而已
岂有匹夫匹妇不与之泽者,若己推而纳之沟中之心哉?
召陵之役,反未及国,而陈辕涛涂之执,骄恣之迹已形,其视成汤惭德如何
呜呼
功利德仁所从分欤。
唐太宗裴寂刘文静谋动高祖时,其志无异桓公管仲之事。
及其有天下之后,致贞观之治,而论者以为庶几三代之王。
吾独于其听魏徵之言而见之。
宇文士及称:「南衙群臣,面折庭争陛下不得举手」。
当时辅拂挺之不独而已,顾独徵之言为尤详且切。
取徵之言而读之,盖有富翁贵仕所不能堪者。
太宗富有天下,贵为天子功业其所自致,而能俯首抑意,听拂逆之辞于畴昔所恶之臣。
呜呼
其所以致贞观之治庶几三代王者乎?
恭惟主上盛德至仁,其学盖出于五帝三王,而俯取唐太宗德仁功利之问与魏徵所以对者,发于奎书,形于诏旨,询及侍臣一何其德之盛,仁之熟,勉勉亹亹,而无有穷已也?
天下万世之幸!
执事大人仰取而俯用之,策诸生于旅试之场,甚大惠也。
功利德仁之疑于魏徵之辞,愚既以齐桓、管仲之事决之于前矣。
至于帝王之德之仁,岂但匹夫见于修身齐家而已」之说,愚窃以为不然
所谓修身齐家者,非夫小廉,矜小行,以自托乡党者然也。
颜子视听言动之间,曾子容貌辞气颜色之际,而五帝三王皋、夔、稷、契周、召功勋德业在焉。
故《大学言明明德天下者,取必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之间。
不敏,姑诵所闻执事大人幸恕其狂斐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