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用人劄子 南宋 · 蔡戡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四八、《定斋集》卷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五、《南宋文范》卷一九
臣闻为治莫如求贤求贤莫如变俗
俗所趋向,视上之好恶而已
自古人君未尝借材于异代所用不过当世之人,在人君作而成之。
祖宗盛时、文、富、余、尹、欧、蔡比肩于朝,故能成四十二年太平之治,固万世不拔之基。
元祐初载司马光吕公著范纯仁吕大防刘挚苏辙相继用事一时侍从台谏之臣皆天下选,故后世谓元祐之治有嘉祐风。
非天之降才独萃于此时,盖祖宗所以作成之者固有道也。
祖宗之制,莫重制科其次进士高第
制科第三等、进士第一人初授职官或知县代还通判,再任满,方试馆职
制科四等进士第二人以下诸科任子从可知矣。
祖宗文学取之,故以州县试之,欲其谙练民事而适于用也。
今则不然进士高第虽授外任,阙期未及召命已下;
词科出身今日拜命明日升朝
又有初非异科,不历外任寅缘交结,径登朝籍
曾不数年,持节拥麾而去,州县之事,懵然不晓。
材者犹不免付之胥吏经年累月,习而后知;
不材终身愦愦,惟吏是从,民被其害,不可胜言,甚非祖宗立法之意。
祖宗之制,凡执政侍从未有不历省府而后大用
蔡齐进士第一,亦先为三司使
欧阳修一代名儒,亦先知开封府然后执政
苏轼制科异等,亦先为开封府推官
吕公著素有时名,亦先除户部判官然后侍从
其他名公钜卿莫不如此
祖宗求之以名,用之以实,故人皆可用,而事无不立也。
今则不然,凡中词科、举进士者,盖有不离阙廷,不历繁剧,自馆阁左右史,入禁近大率十年可致卿相
下视六部七寺号曰冗局簿书狱讼目为鄙事不屑为之。
往往不通世务不达吏道
天下无事尚可充员,万一缓急,鲜不败事,甚非祖宗用人之意。
臣谓今日士大夫属袂于下,不为无人
陛下当馈,每有才难之叹,盖非乏材也,作成人材未得其道也。
臣愿陛下特赐睿旨讨论祖宗旧制,因时斟酌之。
凡制科、词科进士三人,用近日李垕例,特与添差职官任满方许收召
其馀进士任子,必历州县差遣六考以上,仍有宰执侍从监司郡守举荐召对而后职事官
馆职学官太常宗正寺、将作、军器监官,必兼剧曹其间才学之士可以大用者,必历省府边藩次第而至卿相
是则守一官、效一职终身荣进之望。
天下之士既知圣意所在莫不洗涤磨砺,各奋所长,以赴功名之会,祖宗得人之盛,将复见于今日
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