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虞枢密 南宋 · 蔡戡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五三、《定斋集》卷八、《永乐大典》卷八四一四
某尝闻,言有切于事,众人以为迂,而君子以为必然不可不察也。
世之言治者不过富国也,强兵也,言之则美而可听,听之则乐而忘倦
为是说者追时好、取世资而已
求以富国,国未必富,而民且贫;
求以强兵,兵未必强,而国愈弱。
不一二,害将十百,不知究其本而从事于其末,去治逾远矣。
有人焉,以仁义之说而告其君,非唯君之不信,众必相聚而笑之,曰:「是书生常谈也,是迂儒高论也」。
幸其君之不信,而得以申己之说。
此言之所以不行,而王政所以不可复见也。
汉之文、景,五六十载之间,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唐之贞观之治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非仁义之效而何
三君者固未纯于王道,而其治已彰彰如此,孰谓仁义不可以致治乎?
议者必曰:汉唐之时,海内为一,天下无事日引月长庶几有成
今日之势,似非昔比。
疆土未复也,陵寝未修也,九重之上,禹菲舜癯,皇皇焉思中兴之治,旦暮而冀之。
今欲责成效于数十之后,是犹指来岁疗饥,亦已晚矣。
夫国之强弱不在于地之广狭,而在于民之安危
汤以七十里兴,文王百里起。
徐偃王不足道也,一行仁义,而归之者三十六国而况今日乎?
今日地方千里中原之土皆吾境也,中原之民皆吾赤子也,其思宋之心未艾也,苟行王政,则将于于然襁负其子而至矣。
不此之务,必欲持富国强兵之说,曰如是而国可富,如是而兵可强,如是中原可复,如是敌人可宾,此说一行未见其效,而民已告敝矣。
借如说是,欲举天下之大而决于一战,以侥倖万一,岂不殆哉?
今人千金之产,为有力者攘其半,必将奋袂而与之争,争必不胜而力愈困矣。
曷若其所有,日积月累赀用既饶,坐待敌人之弱而取之,不唯已失复得,敌人之赀庸讵知其不为我有乎?
噫,此万全之策也,昧者不知,而汲汲目前之利,此某所痛惜者也。
今日之计,莫若浮费,省冗官,减无名之征以结民心,汰无用卒而军实劝农抑末作,示敦朴以振颓风
立政用人发号施令一本仁义
庙堂之上,勤勤而行之,守之以专,持之以久,不数年间,当有成效。
虽不求以富国,而天下有馀;
不求以强兵,而天下无敌矣。
必然之理,必至之势也。
恭惟阁下王佐之才,为圣人之学,所以辅相吾君者,皆仁义之道,尚何待于言哉?
某也,莆阳鄙夫
向者天子亲策于廷,盖尝以是说而献之天子矣,今复以告阁下
虽其言近迂,而区区心实欲以文、武望吾君,以伊、傅周、召而期于阁下
阁下不以为迂而忽之,某将有深于此次第而进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