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两朝圣范劄子 其九 圣范 南宋 · 刘光祖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一四
闻天子者,当以天下目视,以天下之耳听,以天下口使言,以天下之心使思,然后利害毕达,休戚毕陈,善善恶恶是是非非然后可以不乱
太祖皇帝神圣豁达,不自掩盖
初诏五日内殿起居百官以次转对,并须指陈时政得失
朝廷急务刑狱冤滥百姓疾苦,咸许采访以闻,仍须直言其事,不在广有牵引
或事关急切,则许非时诣閤上章
建隆三年诏也。
乾德四年,又诏曰:「国家选用时才参掌邦计货泉所聚职任尤繁,所冀得人,俾各陈力
思不出位,勿侵官局之权;
知无不为共济公家之务。
纲条有所未正,利害有所未明,正期开善相规安可不言自守
自今三司使行事未当,本判官并应执咨;
所执理明,而三司使不从,则许面奏
或事有已经敷奏,获旨施行,而未通便,亦许指陈
若本判官避事不言,许它部判官及逐路转运使直具利害闻奏
其或因而更改,颇协便益并充课绩
明知利害循嘿不言,则殿罚随之」。
由是观之,太祖皇帝时直言得失不为讪上明辩是非不为侵官所以事理而究下情也。
太宗皇帝在位田锡进谏己任太宗纳谏盛德
卢多逊所不悦,出为河北南路转运副使也,因入辞封事,论军国要机一、朝大体者四。
太宗赐诏答之,且云:「自今所见闻,无辞献替」。
其后复自相州上疏言:「方今筦榷货财网利太密
躬亲机务纶旨稍频」。
复有未喻圣意之事三、奏可行之事二。
其后又自睦州上疏曰:「近陛下朝令夕改之事,由制敕初行,时有未当,而无人封驳者,给事中之过也。
陛下舍近谋远之事,由言所为未合至理,而无人谏诤者,是左右拾遗补阙之过也」。
又曰:「加以时久升平天下混一,致陛下升平自得,资陛下功业自多日迁月移,浸成圣性,左取右奉,无非睿谋」。
又曰:「臣下言之则谓之封章,陛下行之则出为法令。
法令可简而不可使繁,制度可久而不可屡变。
变易不定,是彰思虑不精
繁多难依,是令手足之无措」。
其后入为知制诰,复奏疏边事曰:「今之禦戎,无先于选将帅
既得将帅,请委任责成不必降以阵图不须授之方略」。
又曰:「前年出师,命曹彬以下欲取幽州,是侯利用贺令图之辈惑误圣聪
陈画谋策,而宰臣昉等不知
去年招致义军,劄配军分宰相普等亦不知之。
岂有边陲、发师旅,而宰相预闻
宰臣三入中书再出藩镇,人所具瞻,事无不历,乞陛下军旅之事、机密之谋悉与筹量,尽其机画
此乃国家大体君父至公」。
又曰:「以臣所见小小公事不劳陛下一一用心
以社稷之大计,为子孙远图,则在乎大略,求将相,务帝王大体也」。
前后所陈深切,载在史册足以太宗受言之美。
是时也,太宗补阙、拾遗时多循嘿,失建官本意于是改为左右司谏、左右正言,俾职业之是修,期名实相副
其后右正言谢泌数奏章论时政得失太宗嘉其忠荩,擢左司谏赐金紫并钱三十万。
一日得对便殿复面赏激
谢曰:「陛下从谏如流故臣竭诚
昔唐末有孟昭图者,朝上谏疏,暮不知所在前代如此安得不乱」?
太宗动容久之
祖宗圣德,岂群臣之敢窥,而其乐受忠谏,无一善不录然则舍己从人,固所以大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