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截留纲运 南宋 · 赵蕃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五○、《章泉稿》卷五、同治《铅山县志》卷一一
铅之阜宝藏兴焉,铅之泉宝货化焉。
兴者有时,化者无穷方泉之蒙,孰知其功?
布衣甲体物索理,献言以佐圜法
宋绍圣间,诏经理之。
堤泉为池,疏池为沟,布铁其中,期以浃旬铁化为铜。
场兵千夫服劳力作糗粮惟邑之供。
冶台岁运江淮湖广之铁,泛彭蠡,溯番水,道香溪而东,岁计所用铜,取诸铅之泉者几半。
初额为斤十有三万,其后加之一倍
昼作不逮,继以夜工,率一夫而食二人之食,邑计供亿不充
告匮无所,懦者束手罔措,健者取给凿空
同底于戾,卒不克终
时嘉定九年郡守诸台合辞上奏,请岁留纲解米,为斛千有六百以补之,犹不足也。
十有三载,董饷计者,视故籍复责输焉。
章君谦亨来宰民社,叹曰:「场兵戍兵,均兵也,彼当饷,此不当饷耶」?
告于郡。
郡太守公章力请于饷台,总郎戴公桷慨然许之,达之于朝廷
于是有劄下饷台,州家岁留之米,遂为铅邑永久之利矣。
章泉赵蕃闻之,喜谂于众曰:仁之取数多,然一事足观仁。
用其力而不足其食,非仁也;
彼此之不相通上下不相恤,非仁也。
不为苟免,必欲取诸经常,而不忍他日重以困吾民,令尹之仁也;
州家不以为无与吾事,而不忍他日重以困吾县,使君之仁也;
董饷者不私戍兵,而推其食以补不给王人之仁也。
于是一举得三仁焉,后之人苟有易此者,其肯自居不仁哉?
呜呼
上下一体小大一心何事不行,何功不成
夫米给、铜课登、鼓铸羡、圜泉衍,惠利周于四海是则辅成圣朝仁政一端也,其可无以诏方来耶?
乃属香溪潜夫秉笔书之,而俾镵诸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