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宋故曾公承事墓铭淳熙十五年十一月 南宋 · 俞榓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五八
大江以西,新淦称钜邑。
邑之右越江,有市曰界步。
人物繁夥室庐相比,有广厦甲于其间,乃曾公栖息之地也。
公讳光嗣字照远,世本湄湘人
大父禹,父舜义,俱有德,靡求闻达晦迹不仕
公才丱时,已知吾夫子之道。
年几幼学,遽丁怙忧,与一弟偏亲,尽孝道,谋治生理
雍容醇厚,于兄弟间尽友爱,母间言
其后所恃倾逝,公竭力以为襄厝之礼。
无何子孙成人,有受室者,苦所处湫隘不能容迹,公于是与弟析焉。
自更袒创恢其基,造一居,日徜徉其间绝无外慕好善之心愈笃。
喜观梵书,虽经营生计权子母低昂,而未尝用一私意,悉付之公议
乡党亲族之间,有窘迫不能自存者,公则损积以济之。
幼孤弗克自立者,公则抚育成就之。
与人接,首务推诚,而无矜大之意。
雍雍怡怡尽去边幅
一言之出,洞见肺肝
远迩之士乐造焉,而公迎之亦无懈色。
至于不意而以壤地求售者,公则倍价而偿之,不起兼并之意,寖致屋润,其与不仁而富者,大有间矣。
岁在辛卯适丁大饥,上设赏以劝人账济。
公独奋然言曰:「天菑流行,民罹其咎;
平生行己,以爱人为本,事势如此岂可坐视之死不救,奚待诱劝之及而后为之哉」。
遂首捐私财、发私廪赒给饿莩由是就食者众,获免填沟壑不可枚举
非公平时乐善尽诚,轻财重施,曷能是耳。
而又性不喜争,教子有法谋猷措画,俱有条理
导子儒业,继复教之谋生,为子者亦翕然从之。
卒致内外协和上下整肃,而家道日隆
目击之,宜无憾矣。
享年七十有四,于淳熙十年四月初七日捐馆
临终时属其子事,秩然不乱,兹由喜释氏教,理性明耳。
公娶同邑安氏。
三人:之纲、之纪、之卲,而第二子先公而殒。
四人:适进士俞文修、邦瑞俞榓、杨谦德,而第四女及文修、邦瑞早世
孙男四人大明大有大受大椿
孙女八人
曾男孙四人,曾女孙四人
五年,其孤卜以淳熙十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己未安厝安国乡四十七都西归雷家冈之原。
坐艮震向庚,龟既食墨,乃属叙其行事
也,义诚半子,见公之施设,聆公之议论,详且悉矣,非道听而涂说,姑摭其实而纪焉。
虽然,公之殁,井里之人无不悲伤叹息以为善人,而天不慭也。
敬为铭曰:
行藏素履本诚,推此接物无隐情。
复韬德行胸襟宏,世间宠辱有若惊。
庭阶兰玉争荣,肯为义种与笔耕
不羡遗夫金满籯,异时必欲蜚英声
雷家之冈宅兆成,掩蔽凄清
切莫剪伐繁生万有斯年知令名
按:江西省博物馆拓片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