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便民(三 宁宗时 南宋 · 袁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六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三五
闻天下之利害有若不相及而实相关者。
兵荒之馀,强狡窃发,虽非臣之所莅,然古语有之,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臣亦岂得不为之虑哉?
兵凶战危决机俄顷之间,小不如意败衄随之。
曹公败于周瑜刘先主败于陆逊关侯败于吕蒙杜曾败于周访,彼皆一时之杰,未免乎败,可不谓难乎?
既难矣,精思熟讲,求夫所谓易者斯可矣。
《书》曰:「思其艰以图其易」。
非兵说也,而可用于兵。
孙武曰:「古之善战者,战于易胜者也」。
此则兵家格言
察其虚实,计其强弱,必可克也而后接刃,必可取而后进攻从容指麾,莫之能禦,是谓易胜。
根未摇而拔之,果未熟而取之,无必胜之算,而侥倖成功,不既戛戛乎?
昔者七国叛汉,周亚夫三十六将军,仗大义以伐之,可必克矣;
坚壁不战,以梁委之,绝其粮道,待其饥困已甚,人无斗志涣然而散也,始以劲兵蹑之。
赵充国解散虏谋,邀极乃击,○竟以破降,而罕幵不烦兵而服。
王国陈仓董卓欲救之,皇甫嵩不许
及贼攻之不拔疲敝解去进兵击之。
此皆明乎易胜之说,坚忍待机会者如此
不达兵要者,闷然迟之不知夫少迟者乃所以速,而速者未必不愈迟也。
潢池弄兵,我以大军压之,勿与交锋,而待其毙,何虑不克捣其巢穴,而徼倖于一胜,岂万全之策哉?
《军志》曰:「先人夺人之心,后人犹待其衰」。
所谓先人者,乘其无备,发于不测,若前史所载未陈而薄之,半济而击之是也
若夫敌众集矣,营垒固矣,气势盛而备禦周矣,则当舒徐以待其衰,岂可轻哉。
或问臣曰:「覆其巢穴自古有之,何故不可」?
臣应之曰:「贼众在外,馀兵在内,其守必弱,乃可捣其虚尔」。
番禺者,卢循巢穴也。
悉师以抗宋武,故孙处得以番禺之虚。
蔡城者,吴元济巢穴也。
元济聚精卒抗李光颜,故李愬得以捣蔡城之虚。
今贼势未衰,聚兵积粮,据险以拒我师,而可捣乎?
西师之兴,范仲淹韩琦为之统帅
仲淹深于知兵未始接战,惟筑城以逼之,庶乎所谓不战而屈人兵者。
勇于集事任福葛怀敏之徒,又皆轻敌夏人诱之深入其中腹背攻之,师徒挠败可以为鉴矣。
虽然,今所募死士,皆生长盗发之乡。
勇悍善斗,与贼相若,其习于险阻,与贼相若
以是捣之,庶其可乎。
曰:兵法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
言其家不远,急则溃归,故谓之散,未见可恃也。
唐李元平募工徒以治城李希烈潜遣壮士数百人应之。
未几贼兵突至,其党纳之,缚元平焉。
士亦岂易募哉!
虽然,不募则不可,要在精审而已
审择其人,果可倚而后取之,据要害之地以为垒,张掎角之势相援
伺贼之出,或冲其膺,或捣其脊,或攻其胁。
贼心疑惧四顾无敢轻动,而吾民得耕种其间,是足以待其衰矣。
吾威日壮,彼势日削,祈哀请命,则许其降,困兽犹斗,则与之战,在一举手间尔。
此臣所谓易胜之策,敢以为今日献。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