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建宁府重修学记嘉定五年 南宋 · 袁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七六、《絜斋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二一九八三
嘉定四年夏六月,前吏部侍郎公奉天子命,开藩建宁
始至,谒先圣周视郡学慨然葺治兴起之意。
冬十月鸠工庀徒,遂大修之
明年季春,以讫功告。
肄业之士德之,属某识其事。
某惟学校之立,所以人心也。
人之一心,至贵至灵超然异于群物。
天之高明,地之博厚,同此心尔。
此心常存善,则行之如康庄
不善,则避之如坑谷
此心放逸,舍康庄而弗由,坠坑谷不悟
自古及今,智愚之殊途,正邪之异位君子小人判然为二者,原于此而已
师儒,群俊秀,朝夕讲切,发其精微秉彝之懿,若揭日月,而人心岂有不存乎?
学校之立所以不可缓也。
既立矣,岁久必坏,物理之常。
葺而复之,轮焉奂焉,常若其初,真有助于风教
因循弗葺,颓敝日甚谋食者苟焉,居之而嗜学者懑焉去之,其何以崇化励俗,此学校之修所以不可缓也。
建为今大邦自昔号称多士
公以讲殿词林之杰,作牧于兹,兴崇学校振起儒风
士固以此望公,公亦曰是我所当先者。
冗费以丰其财,择官僚以莅其役。
役于官者,日与之庸,鬻于官者,随给其直。
费广不靳,无扰于民。
奎画所藏及先圣先师之祠,至于两庑重门,自讲堂直庐至于诸生所居,倾敧者正之,朽蠹者易之,饰不鲜润色之,瓦断绝者撤而新之。
既甃十二斋,又为几与案与榻,皆百馀计。
既修其祭器,又为祭服以起其恭敬冠带以肃其出入
益买诸书,斋必寘焉,所以便翻阅也。
筑圃及亭,教之射艺所以观德行也。
粗立小学训饬童稚,又所以谨其初也。
金钱四百馀万,而关于教养,切于人心者,咸具规模
恢拓矣,公于是数诣焉。
诸生教督之,程其艺业,束以规矩,食焉而不处者有禁,过焉而不改者有罚。
大书礼记·儒行一篇,揭诸明伦堂上,昭示学者,笃于躬行,以古纯儒为法
又作《劝学》诗,勉以诚悫忠孝,坚素守,辨义利者,其说甚备
惓惓之心,庸有既乎!
儒学隆于上,善教达于下,良心著焉,美俗成焉,虽强弗友,亦将化焉。
先是此邦之俗尚气而喜争,白昼大都之中,猝然交斗,或至杀伤,而生子不举之风尤炽。
自公之至,教由士始,陶然迁革延及齐民
迄今闾阎之间,更相劝勉,无犯公令
桀暴之俗,日以销释,其效既可睹矣。
久而益深,又将有进于此者。
鲁僖公既修泮宫风化所覃,群丑屈焉,时则有「怀好音」之歌,百世之下,于以其高躅。
然则今日学校之修,感格之效,其可无述乎?
之官成均也,某为诸生服膺模范旧矣。
今又观其善政急于先务,卓乎为一邦盛事,虽欲勿书,焉得而勿书。
公名思,字正甫吴兴人
莅是役者,知建安县事郑君辅,自始暨终,实专其事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