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豁免句容县和买役钱申状 南宋 · 赵时侃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九一、《句容金石记》卷五
照对时侃所领县在使府属邑最为僻陋壤地硗瘠,赋重民贫,无问岁之凶丰动辄转徙
时侃窃尝循流溯源考求其故。
本县元额和买绢八千四十九疋,绵三万八千九十两。
后因江宁、上元两县房廊营运店业之家,荡然兵火之馀,人户多是流寓,遂权将在人户合纳和买绢一万馀疋,绵一万一百六十两,敷下三县抱纳。
本县添起和买绢二千一十九疋,已是重困,而和买绵一万一百六十两,不及溧阳溧水两县,乃独尽令句容一县抱认
绍兴閒,宋侍郎建康申请除减诸县前项续增和买绢,不幸句容一县独无时相产土,于时观望,却出榜晓示,谓句容逐年催驱税赋数足,只将溧阳溧水县抱认城下两邑绢数除免外,而句容例增之绢独认之,绵不与焉。
以为未也,则又以句容县合减绢二千一十九疋之数再行均减,在其馀四县则是句容县合减额外增添税赋,却与上元、江宁、溧阳溧水四县再于额内除减。
自是民始不堪矣。
至淳熙七年,本府通判张朝奉任满,差知永州上殿尝以句容租税过重为请。
得旨行下,蒙上司宁国府赵通判前来取会,而邑民贫困无力相继陈雪,未奉施行
时侃请言坊郭所科和买不均
在城江宁、上元两县房廊之家,少者日掠钱三二十千,及开解库店业之人家,计有数十万缗者,营运本钱,动是万数,并无分和买
句容县房廊开解库店业之家,富者家计不过五七千缗而止,营运本钱不过三二千缗而止。
其日掠房钱一百五十六文足者,即趁纳和买绢一疋;
开解库店业之家营运业钱一贯文足,即纳和买二寸二釐八毫。
各家岁纳和买不下五七疋,则府城之人何其幸,而县郭之人何其不幸耶?
此特坊郭不均耳,时侃请言乡村所科和买不均
上元句容境壤相接阡陌相邻句容县上等人户,每田一亩起纳和买一尺六寸二分六釐三毫和买五分五釐五丝
上元县上等人户每田一亩起纳和买三寸一分和买二分二釐
上元村民何其幸,而句容村民何其不幸也?
均是属邑也,均是赤子也,其税赋不侔如此
其他诸县江宁,每亩止科和买六寸
溧阳溧水,虽等则细算不同,亦无有重如句容者。
减免之恩既不能例沾,而合放之数又均在他县,人户日贫税赋日增斯民转徙而已
痛哉,榜文数语之祸也!
噫,其忍言之哉!
时侃职在字民访求利害,无大于此
重以催科抚字之责丛于一身政拙心劳,不敢偏废
虽催理之际究心尽力不敢辄违使府比较期限以上督责
而此身如据针毡而坐,未尝一日安也
于是不能激切详言之,岂惟无以邑人郁郁不获伸之志,亦将上辜使府布宣宽大勤恤民隐之意矣。
时侃区区之意,欲乞钧慈比较诸县催科之时,念邑民困于税赋之重其来已久,摘出句容一县,别赐宽假,以苏民力不胜大愿
仍乞断自钧慈特赐敷奏,将本县例认之绢二千一十九疋,独认之绵一万一百六十两,拨还上元、江宁两县在城人户名下仍旧均纳施行,庶使一邑之民,共戴天父母无穷之恩。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