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进圣宋嘉泰普灯录上皇帝书 南宋 · 释正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九三
月日平江府报恩光孝禅寺僧正受昧死上书皇帝陛下:臣闻孤山智圆之言曰:「吾道如鼎也,三教如足也,足一亏而鼎覆焉」。
臣尝慕其人,稽其说,乃知儒之为教,其要在诚意
道之为教,其要在虚心
释之为教,其要在见性
诚意也,虚心也,见性也,异名同体,究厥依归无适不与此道会。
圣帝明王精一相授元默躬行,亦岂外是,智圆知言哉!
释氏见性之道,自如来于三藏所诠之外,乃以先一心法印上足饮光,有饮光达磨,凡二十八传,达磨西来至于曹溪,是为六祖
合而言之,为三十有三,如灯传灯光光相续,故《付法藏传》曰:「以此慧灯次第传授」。
达磨而来,则此分辉广照,虽佛祖不可得掩蔽矣。
不可得掩蔽,则往往其人谓之流通,其语谓之总持
总持为言也,则有佛、祖之异。
以佛而言者谓之结集,即尊者阿难是也
以祖而言者谓之编录,即沙门道原是矣。
若夫至尊青莲目顾视饮光饮光一微笑,达磨门弟子各言其所得,二祖唯礼三拜,其旨固不可以语言结集编录
顾视微笑扣问作礼,盖以心传冥契之迹耳。
发明后学自兹而始,孰谓不可以集录哉!
维其金章玉句历涉梁晋之来,虽尝间著于简编,尚亦未精于笔削,故不能表表暴白于世。
至我宋勃兴,圣圣相继祖述既彰于洪烈,睿證咸极于法源
繇是七佛微言、诸祖之奥旨粲然备见乎龙藏琅函之间,则三是已。
臣顷侍净慈佛行禅师道昌一日指《续录》喟然谓臣曰:「三草二木不同,及其受润则一也。
彼之云润者,即此之被照也。
之明,等及一切,初不择物而照,何独收于比丘,而遗于帝王公卿师尼道俗耶?
梁武帝圣谛达磨,即弃有为
唐肃宗请塔样于国师,后明深旨
裴休契机黄檗白居易悟心鸟窠丹霞出于名儒庞蕴生于俗俚
古之刘铁磨、末山尼、灵照女、凌行婆,皆载之诸集,系之祀图。
独是录未尝及之,虽曰续,惜其照之不普。
汝能择正悟,抉宗眼,以补其遗,则我志也」。
灵隐佛海禅师慧远亦尝督臣为之。
臣因自惟,祝发入道安逸林下,微此无以仰报圣君贤臣天覆海涵之恩。
佩服二师之训,繇昔之今,凡三所不与者,莫不旁搜曲取会粹考覈
于十有七年,捃摭以成是书,垂三十卷目录三卷,拟命其题曰《嘉泰普录》。
谓既备于众机,庶可名之以普。
其间登载圣朝太宗皇帝孝宗皇帝宸音圣训及熙世名见道因缘,按诸奏对等录,纪述颇详,而传、广、续三未始有。
臣伏景德之初,宣慈禅师道原所进《传灯录》,真宗皇帝有旨,命翰林杨亿撰序以赐。
天圣之初驸马都尉李遵勉所进《广灯录》,仁宗皇帝亲制序以赐。
建中靖国之初佛国禅师惟白所进《续录》,徽宗皇帝亦亲制序以赐。
为其道可以参赞化育启迪生民,故得膺上圣发挥,为有国之灵镇。
臣顾惟何幸,而是书复得际遇陛下,成第四
夫以《传灯》二十年之后而有《广灯》,《广灯》七十九年之后而有《续》,《续》百有一年之后而有《普》,非天所相,曷其使然
恭惟皇帝陛下法天刚健履道希夷丕承无疆之休,增锡有永之祚,会三教同归至治,建皇极宣于重光典御万方宏济群品自然玉烛调,金轮统,车书同民物阜。
佛法于今,正赖陛下举而振之譬如功德天清净摩尼宝珠雨,于陛下之手,罔不称庆,《普》之行,兹维其时
臣谨缮写,严为函封躬诣登闻检院投进。
伏望陛下尚忆灵山付嘱之切,仰稽列圣外护之隆,有彰千载之逢,略赐乙夜之览。
乞诏景德天圣建中靖国故事,特摅睿断,锡以序文,冠以卷首,俾祖门微旨增重将来流芳不朽
乞降福州东禅寺,与《大藏一就刊行
庶几佛法帝道,万世同昌,顾不盛欤?
臣安敢不狂僭,妄拟前修,仰希御制,以干鈇钺之诛!
诚以生逢昌运蒙被至化念佛祖之传授,虑载迷之阙遗机动籁鸣,不能自已趑趄退缩至于再三
是以藉藁山樊冒昧尘献,尚冀颁行,式裨宗教,实为法莫大之幸。
傥臣秘之行箧不过私书耳,此何自而普哉!
持此一毫善力,恭祝两宫圣寿无疆国祚延鸿天眷绵衍,实臣之至祷至愿
忤犯宸严,罪在不赦,臣下无任激切屏营之至。
按:《嘉泰普录·目录》卷上,续藏经第二乙第一○套第一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