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武帝 其四 南宋 · 戴溪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
孟子曰:「今之诸侯皆好臣其所教,而不好其所受教」。
盖自秦、汉以来,上之人有志于求士者,类知求才不知求贤,以智术笼络才智之士,役使如意指,则不爵赏以答其劳,稍或负犯,则诛死戮辱无所爱惜,特不过奴隶遇之尔。
士亦顽顿无耻,见利则折,有便则夺。
君臣之间交相脱误,虽有贤者,耻立其朝。
不可得而见,况得而用耶?
不可得而用,况得而杀耶?
汉高帝正坐慢易侮人尔,四皓不为帝臣
苟以刑戮刀锯为术,而欲来天下之贤,则所得小人而已矣。
甚矣,武帝之求士也!
高帝、英、卢之术以待天下士大夫,方其欲见也,快意于所欲取,及其欲杀也,快意于所欲去,惜才智之力以为甘心快意之地,此与兴礼乐、伐匈奴用财同一快意尔,宁复有一毫为人才地
当时所得人才,皆戮具也。
浮躁浅露自致夷灭固宜
独一汲黯不肯屈下断然与帝争胜负无所假借,帝亦卒无如戆何。
班孟坚犹谓:「汉得人武帝为盛」。
安有武帝者而能得贤
多得小人而已矣。
晚年诛杀过当名臣欲尽,乃始下诏跅弛之士,出于无术,行此下策
彼亦见贤不肯至,而龌龊无他技能者亦震慑积威之后,思欲脱略规矩准绳,求小人之才,以行一切之政而已矣。
夫内而得罪父兄,外而不容乡党游行郡国甚者睚眦杀人岂非所谓跅弛之士耶?
兼并之徒,择有罪之士,是又在跅弛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