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录上 宋 · 詹初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七、《宋国录流塘詹先生集》卷二
静安而后能虑,似与佛氏静而生慧相近。然吾儒却在前有知止一段工夫,在后有运用一段工夫,所以不偏。佛氏无此二段工夫,秪是死守着一静,所以有空寂之病。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人之家不齐,多应是好恶之偏。益偏于好而不知恶,则子弟必致有骄恣之弊;偏于恶而不知好,则必致有怨望之弊。自天子以至庶人,家之祸多由此兴。然好恶生于心,故公好恶,必先于正心。
心无欲则无求,正己而不求于人,祗是个无欲。无欲则无累,何怨之有。凡人有欲,则不免于求,不遂其求,自不免以此不遂底事累在心下。
或问尊德性,道问学,朱子本来自是全底。陆子前面分明祗是尊德性一边,后来因朱子方去道问学。曰:此非学者可轻议。
君子惟内省不疚,所以无恶于志,这便是人之所不见处,这便是人之所不可及处。
夫子五十而知天命。《易》,天道也,故五十以学《易》。圣人虽生知,而其学亦未始不循序。朱子教人先学《论》、《孟》,而后《中庸》,意亦如此。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大过且无,况小过乎。
孟懿子问孝,曰:「无违」。此不但是教之孝,实是教之忠。忠孝本自一道,故曰:「孝者,所以事君也」。圣人不曾明说教他忠,而忠之理已默寓此,所以引人于善,而人莫知所以然也。圣人之化,妙处正在此。
约之以礼,是约所博之文到身上来。
无行不与,与下学上达是一意,然圣人此二章本意,却又在「予欲无言」处。圣人教人,祗是要人得意忘言,亦不是要人祗于动静语默上求之。动静语默是迹,动静语默必有所以然者,求之,求此而已。程子谓圣人之动犹天然,看此动字,亦在得其意。若祗于动上求之,亦是迹,与求之言者无异。
圣人之动犹天然,则圣人之静岂不犹天然。观此动字,要活法,与四时行、百物生一样,有不动之妙在中。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全章俱就孔子身上言,而勉人之意自具。圣人谦己诲人之辞,多是如此。
程子于「申申」、「夭夭」章言,惟圣人便自有中和之气。朱子作集注,乃置圈外。旧常深思,不得其故。近看「子温而厉」章,朱子以中和之气言之,则「申申」、「夭夭」章便自不当以中和之气来说。注中全体浑然,阴阳合德,当与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照看。
《礼》曰:「私觌,非礼也」。《乡党》曰:「私觌,愉愉如也」。此是圣人不必于违俗处。故曰:「礼从宜,使从俗」。
「回也,非助我」。圣人言回不是助我,这样底乃是于吾言无所不悦者。言「非礼勿视」,则所视皆礼矣。已克礼,便是复,非克己之后又去复礼也。
居之无倦者,必能行之以忠。行之以忠者,必居之无倦。
爱人知人,都是就用上说。然有用必有体,体用二者不相离。
可以为难矣,难便是非仁。「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虽不甚易,亦自不是难底。
仁人既无求生以害人,亦必不去求死以成仁。求死以成名,是后世矫激之行,非仁也。仁祗是不失其本心而已。圣人亦未尝不欲生恶死,但其一生一死,皆断以理,而无一毫有我之心,所以为仁。若必死以求名,虽胜于必生以苟禄者,然必之一字,便是私意,便未免死之或过。
死生断于理,而无期必之心,是自仁人言。后世若遇难,能以必死自警,便也是个好人。纵是死伤于勇,他还不失其常。
三畏虽是畏天命、大人、圣言,却祗是一个自畏。
孟子见梁惠王这一章,见孟子打头便把正经话来说,一毫不肯苟且。孟子要正人心,此处便见得。
巡狩述职,举其行之大者言,见其无非为事也。「春省耕」以下,举其行之小者言,见其凡有所行,皆无非为事也。「居有积仓」,言其未迁之时富如此。「行有裹粮」,言其迁之时如此。裹粮,以所积仓之粮裹去也。
当是时,阳货先言。使当是时,货能先以礼来见,孔子亦必见之,而不绝之。见货无下贤之心,而欲以术致孔子也。
「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言日有日之所息,夜有夜之所息。其日夜之所息者,至平旦气清时节,无物欲扰之,故有发见,而好恶与人相近。
心无出入,心之神有出入。不操则心神放散而不聚,操之则心神聚于内,故为入。
「求放心」,求此心之神也。心之神是个至虚至灵底,祗被外面物欲来蔽塞了他,扰乱耗散了他,然后此本然底神明反晦,而心中尽是暗昧。所以祗知得物欲,不知得义理。求放心,祗是收歛此要放去底心。收歛此要放底心,又在麾去此外来物欲。物欲去则心中无所扰乱,纯是静底。静则本然之神可以养全不失,而明由此生矣,故义理自然昭著。仁,心德也,全存得此心,便是仁。学问者,学问此仁而已,故求放心所以为学问之要。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不轻易做事底人,若做事,决是所当做所能做底,所以做必好,此以行言。夫人不言,言必有中,以言言。
「尽其心」一章,此是孟子悟入之妙处。心者人之神明,人能全此心之神明,则于吾心所以神明之本然者,便见之矣。既见其本然,则于吾本然之所自出者,亦无不知矣。性天既无不知,则天下事物之理,不过是吾此理之散殊而已,其无不知也,又何假于言乎!盖原头既明白,则一举尽在其中,自不必求知于事物之末,而自无不知矣。
「由尧舜至于汤」章,是孟子的然以道自任处。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