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盐官县丛冢庆元十月 南宋 · 叶延年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四一
绍熙甲寅,槜李鲁公󰀃宰海昌二年,适水旱为沴,民用大歉,告饥者二十馀万。
公力请于府,府为上闻,得太仓二万斛。
公奉救荒夙夜惟谨经画调度不为苟且,而实惠乃孚。
明年讫事课最诸邑上。
春暄疾疫大作公命医拯疗,家至户到药石饘粥之,全活者众。
是时经行他境,流尸露骴,在在有之。
会来摄事,独怪此邑未尝捐瘠之人,因询诸士民,则具言公振饥药病之详。
未几当路以公治绩荐于上,益知予言之不诬
是年八月,公秩满
十月,新令垂至,人意趣装造朝卒卒不暇他顾。
公方念向之死于疫者,必有不能葬之家,乃择邑之善士,俾加物色,凡得千馀骸,悉取而火化之,作三丛冢以瘗其骨。
一在硖石,其一在长安
俱命缁徒佛事昼夜,谓之追福,且欲刻死者姓氏于石,使其子孙岁时得以祀之。
凡诸所费,皆取于公,一毫不取诸民,而饥者得食病者得医,死者得葬。
呜呼
可谓仁人用心也。
大抵涖官立政,隆虚名者有之,施实德者盖寡。
在治三年,静而不扰纪纲节目讼牒财赋整整皆有条理
予寓此三月朝夕至公听事,见其庭下肃然,而健胥走卒一人怠忽欺上者。
尝试公何至此,则曰:「吾岂有巧心奇数逆诈笼奸也哉
临之以至诚,持之以不倦,行此三年,祗如始至之日耳」。
噫,是殆古人所谓悃愊无华而下自不欺者与!
政之实效,孰大于是
余与公有旧,见公始终爱民拳拳如此,故喜为之书。
庆元元年十月十五日从事郎、新差监建宁府大挺场、权盐官县上管催煎盐场叶延年撰。
按:《海昌备志》卷二,道光二十七年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