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陈公墓志铭1208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水心文集》卷一六、《止斋文集》卷五二、嘉靖《温州府志》卷五、《南宋文范》卷六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公姓陈氏,讳傅良字君举温州瑞安人
初讲城南院时,诸老先生科举旧学摩荡鼓舞受教无异辞。
公未三十,心思挺出陈编宿说,披剥溃败奇意芽甲新语懋长
苏醒起立,骇未曾有,皆相号召雷动从之,虽縻他师,亦藉名陈氏。
由是其文擅于当世
不自喜,悉谢去,独崇敬郑景望薛士隆师友事之。
太学,则张钦夫吕伯恭相视兄弟也。
四方受业愈众。
乾道八年,策进士殿庐,定公第一,奏入,不果用。
教授泰州
朝廷难以之,遂授太学录
召试馆职,复不果,使告公,将以为编修官,公辞焉。
通判福州右正言黄洽王安石事劾公罢。
主管崇道观,知桂阳军
或言知名士废不用凡三十三人,公为其首,执政病之,稍迁提举湖南常平茶盐转运判官浙西提刑吏部员外郎
去朝十四年,至是而归,鬓须无黑者,都人聚观嗟叹号老陈郎中
光宗逆劳曰:「卿昔安在
朕思见久矣,其以所著书示朕」!
秘书少监实录院编修官皇子赞读,历起居郎舍人,皆兼中书舍人
会上疾,不能重华,公阴讽显谏危论婉说,因乞致仕,下殿径行
秘阁修撰,复兼赞读不至
今上即位,除中书舍人侍讲、同实录院修撰
御史中丞谢深甫论公言不顾行提举兴国宫。
三年察官交疏削秩罢,时庆元二年也。
嘉泰二年,始复官,再为兴国宫,知泉州,辞。
集英殿修撰待制宝谟阁
三年十一月丙子卒。
开禧元年三月庚寅,葬于帆游乡湗村前山,距家巷语可达也。
夫人张氏,封令人
子师朴,承务郎
师辙,新监盐官买纳场。
潘子顺薛师雍林子燕徐冲,皆婿也,既仕;
未仕者张绍张畴
未嫁者一女
孙女一人
公之从郑、薛也,以克己兢畏为主敬德集义于张尽心焉。
古人经制三代治法,又与薛公反复论之。
吕公为言:「本朝文献相承所以垂世立国者,然后学之内外本末备矣」。
公犹不已,年经月纬,昼验夜索,询世旧,翻吏牍,蒐断简,采异闻一事一物,必稽于极而后止。
千载之上,珠贯而丝组之,若目见而身折旋其间吕公以为其长不独文字也。
既实治体故常本原祖宗德意,欲减重征,捐末利,还之于民,省兵薄刑,期于富厚
而稍修取士法,养其理义廉耻为人材地,以待上用
其于君德内治,则欲内朝外庭为人一体,群臣庶民并询迭谏,而不通之情。
成周所以为盛,皆可以于今世,视昔人之致其君,非止以气力荷负之,华藻润色之而已也。
呜呼
操术精而致用远,弥纶之义弘矣。
盖鲁有臧文仲,郑有子产,齐有晏婴,晋有叔向四人者当周之末造,能新美旧学和齐用之,尊奉前闻斟酌行之,不啬于古,不狃于今,是能辅当时而传后世,此春秋名世之士,孔子之所贤者也。
今公亦考元祐庆历上极建隆,以达乎绍兴之后,将栉理弦续,起废解倒悬燠炰之。
使公而得尽其用,则未知四人者孰先后也。
始,公以盛名天下归重,意其将有为矣。
其录大学也,议科举敝法,颇檃括而已然而拘于常而习于故者以为异矣;
其倅福州也,平一曲直使不得而已然而畏其明而苦其决者以为专矣;
流言转易应和喧然而公道不得行矣。
孝宗尝于禁中从容公所论著
光宗尝因直前独对,许公且大用
及今御极,有讲堂之旧;
招徕初载,有咨谋之美。
然而夺其眷者使反为怒,蔽其知者使不复思而公之身,竟以斥矣。
以彼四人,使其君臣之际上下之交不遂靡然为时所向,而谤誉杂于朝市,疑信异其始终,则夫功烈成就曾不能万一,而况其有大于四人者乎!
此余于公所以叹其开物之易而周身之难,成名之厚而收功之薄也。
悲夫
公葬四年,吏部侍郎蔡公行之始状其行于太史
行之从公蚤,载之详。
余亦陪公游四十年,教余勤矣,故摭其平生大指,刻于墓上,以记余之哀思,而行之已载者,不复述也。
铭曰:
呜呼陈公,未壮而兴;
群士惊奔,来师来承。
三代统纪汉、唐制度
百世虽远,一二以数。
事研于终,德复于初;
发为词华,乃学之馀。
内圣外王本末洪纤
春秋四人孔子所严。
建隆之元,实维《下武》;
斟酌损益可继尧、禹
天欲平治,必待其材;
生之实难,莫我肯培。
名胡忌高!
实奚恶富!
裂弃文锦,缝彼败素。
寄印如累,其谗云云
拥书如林,其乐欣欣
有橘之菔,有菡之芬;
有挐其舟,音远不闻。
我瞻湗村,泚矣南塘
二物则存,公乎在亡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