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尚书周礼本朝官制策问 宋 · 陈藻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一九、《乐轩集》卷八
后人官制得失折衷于《周礼》,窃又以《周礼》之得失折衷于《尚书》。
且《尚书·周官》首之以三公三孤次之六卿,而冢宰六卿之长也。
周礼六卿,每二卿则公一人,而天官之有太宰非一卿而当二卿者乎?
今考其所职,乃无所不统,非后世吏部尚书之比,乃宰相事也。
六卿长者既为宰相,则所谓公、孤者又何官也?
《书》自太保奭而至毛公,盖尝著其六人矣。
注谓冢宰第一召公领之;
而终之以司空第六毛公领之。
其间所谓毕公者,注以为司马
而《书》又有太保西方诸侯毕公东方诸侯,则毕公岂非召公并为东西二伯乎?
六卿兼二伯矣,宁不兼三公已乎
窃尝以《周礼》而折衷于《尚书》,其得者盖如是尔,孰谓《周礼》非周公之典乎?
穆王之命太仆正,其书一篇丁宁反覆以后之德不德实系乎此,盖以其率天子左右侍御仆从之属,切于王身,其任为甚重者也。
周礼》自太宰小宰宰夫之后,则继之以宫正
宫正而下膳庖、酒醢、舍幕、裘等职,皆侍御仆从官也。
然则周礼》之宫正,即《书》之太仆正
穆王之命,其重如此,而宫正上士为之,岂周人命上士,而辄有一篇之书如是耶?
此以周礼》而折衷于《尚书》,不能无疑者也。
二经所载既相牴牾以后官制得失折衷于《周礼》,果得其当乎?
夫《周礼》首入天官,而可疑彰彰矣,三百六十属,其疑可既耶?
恭惟国朝官制盖沿唐旧,而或有所更革创立,岂无得失讵可讲求其故耶?
文武两途,枢密本兵武臣职也,用文资正官以充其使太平兴国。),而昉于石熙载,何耶?
既曰使矣,而知院淳化
之名又昉于张逊等,何耶?
签书起于何日太平兴国中石熙载。),而同签书之置治平。)且自郭逵始矣。
三司而有副使贾琰。),则太宗之初也,至太平兴国间胡为副使之号,而有同判三司侯陟王明。)之目耶?
直舍人院太宗初用张洎如。)何事而立
京官而任堂后雍熙元年李元吉等。)何人而置?
在内之职,其一二大略然也。
提点刑狱淳化。)近代未有,而创于太宗皇帝
或者以为是司不置可也,而副使复立于真宗之朝,何耶?
既而罢之,又何也?
转运副使矣,而判官之名开(宝中许九言。)又必立于国初,何也?
广州市舶兼于守臣则自潘美始矣,而又以为始于任中师,何耶?
其特置使又始于何时也?
广南县太平兴国。)户五百以下者止主簿一员旧制也,而续又有县令之置,非冗耶?
在外之官,其一二可议者然也。
演而伸之,触类而长之,所损益盖多也。
元丰政和之所定,因革当否,愿悉闻于诸君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