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宋故朝散郎邕州军州兼管劝农营田事兼广南西路安抚都监提举钦廉等州盗贼公事沿边溪峒都巡检事兼提点买马事竹洲先生吴公儆行状 南宋 · 程卓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二五、《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南宋文录录》卷二二
曾祖师政,妣程氏。
祖俊,妣汪氏,继妣魏氏
父舜选,故任奉议郎赐绯鱼袋
金氏,封安人
公初讳称,避秀园讳,改曰字益恭,其姓也。
吴自泰伯以国得姓,其子孙四方谱牒不可考,独居休宁者最盛。
公之高曾世以长者称,薄取而厚施,视籴之贵,平其价以出之,施及旁郡全活者甚众。
奉议公,袭德弥厚
一夕,与夫人金氏坐月下,有二星入怀众异之,曰:「其吴氏种德之徵,有子之祥乎」?
已而宣和之甲辰,果生国录公俯;
乙巳十二月之朔,又生公
公生而颖悟日诵千馀言,十岁属文,已能道老生宿儒所不能道。
弱冠与国录公游太学时四方之英俊萃焉,月与角笔墨短长,辄居首选侪辈相与叹服,为之语曰:「眉山三苏江东二吴」。
上舍高选绍兴二十七年进士第,调明州鄞县
三十二年,遇恩升修职郎
隆兴元年,获强盗,改承事郎
二年,差充婺州教授不赴
乾道二年,差知饶州安仁县
四年,转宣教郎
七年,丁母艰服阕
淳熙元年,转奉议郎通判邕州
五年任满,转承议郎
被召上殿,除知州,兼广西四路安抚都监提举钦廉等州盗贼公事沿边溪洞都巡检使、兼提点买马事。
亲老丐祠主管台州崇道观
六年,转朝奉郎
七年,转朝散郎,差知泰州丐祠,复主管台州崇道观
十年,致其仕。
淳熙十年二月二十七日卒,享年五十有九。
天资雄浑,学该体用高远不为迂,切近不为陋。
上下千年间世升降制度因革灿然若指诸掌,而能剂量之以道;
出入诸子百家天官稗说,靡不洞究,而能折衷之以圣人之经。
故其发为文辞,涵蓄演瀁严洁渊奥
一引笔,若飘风骤雨不可止遏旁观骇立悚汗而公未尝屑意也。
英迈慷慨忠义激烈,虽穷居厄处抱膝长吟,常以社安危己任
隆兴天子锐意北向,效奇献策无算,公独怃然曰:「是碌碌者钓取爵位耳,乌足与语大计
使吾得当一面,提精兵数万,必擒颉利以报天子」。
公平日之志也。
当时宗工钜卿晦庵朱公南轩张公东莱吕公龙川陈公、梭山陆公、石湖范公、止斋陈公知名之士数十人,皆与公友善
公之倅邕也,南轩以书告晦庵曰:「吴益恭忠义果断缓急可仗,未见其匹」。
及归自邕而得对也,南轩书「孔子曾子之勇、南方之强三章以谂别。
既而又以书相劳于中都,曰:「益恭才气事业,乌可掩抑对扬忠言,必当上意」。
龙川反复太息遍告东莱石天民曰:「此君蹉跎,日以老矣,今兹得对或有遇合之理」。
其为一时名公所慕重盖如此
初,公未第,为太学录,时天子厉精,以逻卒廉察中外一日且至胶庠,公曰:「此曹挟小忠簸弄耳,今闯足至此异时六馆之士以非所宜言与大不敬论报岂不上累圣朝」?
执而笞之曰:「国有令,汝无故乌得辄入」?
卒噤受笞,去不复至。
盖公之风裁峻整临机果决,已见于为布衣时。
得第尉鄞,鄞并海,盗出没鬼神不可踪迹,间来掠民家辄去,朝廷宿将重兵不能禁。
公潜布耳目,盗所至辄知之,单马径造,捕者随至,盗惊谓神。
卒有先登被创者,公解驼裘以衣之,亲与傅药士卒感慨争奋,愿空贼以报。
及宰安仁安仁号冷邑,公至则肃吏厚民,薄征缓赋。
异时负贩少有至者,公立会市,会之日,官无征敛,市不二价约束明肃商贾四集,皆得所欲以归。
于是井邑饶富江东壮县或愧焉。
时岁大旱公度民将艰食预约一县户口所需若干,令富民储蓄以备,境内以不饥。
旁境饥民百十为群,攫食偷活恶少年乘之为盗,势骎骎犯境州人以为忧,遣兵数百戍之。
或有劝公避者,公奋然曰:「吾为令,顾委命若等,是谓草间求活
吾宁与贼死,况不必死乎」!
丁壮阅之,公驰马横槊其间声势张甚。
无赖子旁邑所为法外出新意杀之以令,盗闻之,皆恐惧缩颈不敢犯。
事已自劾不报
然不便者从而媒檗之,以是坐累数年。
公尝言于孝宗皇帝曰:「盗贼弄兵,惊陛下赤子甚至阻山泽杀吏士,遣大将重兵不能定,皆由帅宪、守令罢软任职,治之不早以至滋蔓难图」。
仁哉斯言!
使安仁非公,盗滋蔓矣。
法吏乃反以为公罪,此识者所甚痛也。
通判邕州沿边溪洞蛮獠少不得意则反侧南轩张公经略广右,有疑事悉以咨公,置邮往来筹画至再至三,公曲为之尽,毕就条理
郡阙守,檄摄郡事。
自杞蛮者,势强盛服属化外诸国至羁縻州境上,其人皆长大勇悍善斗,岁数千人横山市马日益横忽。
其酋必程持国书争论淳熙三年蛮人与其官兵杀伤,因及十馀事,以乾正为年号州人大恐。
严兵庭见之,其词色骄甚,公责以「汝国本小小聚落,只因朝廷许汝市马岁得银帛二十馀万,今三十年矣。
汝国以此富强役属诸蛮
若忘朝廷厚恩邪,辄敢妄有邀求
吾当闻诸朝,绝汝买马之路」。
以不本朝年号,且犯庙讳诘之。
酋遂屈服
田州下闭洞首领凌谧,以掠良民化外诸国为市,人易金一两伎艺者倍之。
岁上边买马,遣丁夫驿道,辄为掠去,公屡委所属追问,谧不伏
以兵擒之,枭首于市,远近称快
又有安平州酋长李棫藏匿逃逋窥伺叵测累年帅宪不能治。
有虞逸去,公大书尺纸如期而来,且惶惧遣使书币请罪公责而释之,还其书币往时太守率以贿迁,公清如水,吾敢慢乎?
于是两江五十馀洞,告戒部落无有犯者,且曰:「吾宁贫穷,毋犯吴公」。
留邕三年绩效不可殚纪,南轩露荐于朝,得旨都堂审察
去之日,若士若民,若吏若兵,合数千人遮道流涕,奔告诸台借留
陛对,首论恢复:「天下大势有二,天下大计亦有二;
纷纭未定之势,有立国相持之势。
纷纭未定势利疾战立国相持之势宜缓图。
海陵即世中原之势几至纷纭,诸将反不能渡淮而发一矢
王定位,南北之势复成勍敌张浚虞允文乃欲长驱以定中原进退缓急两失之,此功业所以未建。
今之议者不察,持茍安之说者欲保守江左,为欲速之计者便谓中原可平。
未尝痛惜于斯也。
臣愿陛下治兵积粟,涵勇韬力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乃以舟师出其东,兵出其西,且战且守,稍稍前进
东自齐以图晋,西自陇以图秦,为祖逖、谯梁战守之谋,而无桓温刘裕深入远斗之患。
会逢其适纠合诸侯之兵而以武临之,一戎衣天下矣。
彼此势钧而力敌,虽一兵一骑不可轻动」。
闻者始知公规略宏远区画精密平日慷慨自许,非孟浪叫呼者也。
使公获展其志,应敌著数,各随局面如环无端功业可量也哉
及论自杞蛮、二广官吏与治贼之方,皆切中事机
孝宗皇帝嘉奖,欲除公御史
适邕又阙守,上以马政为忧,复以邕管属公。
奉议公已八十,公曰:「吾奉亲以往乎,亲且老,离井里以戚吾亲,非孝也。
上方以孝治天下,其念我乎」?
力请,上为恻然,予祠,已而思之,擢知泰州,复以亲老请祠。
孝友出于天性,常视奉议嚬笑以为欣戚
所居之前有洲,广数亩,旧种竹苍翠可爱奉议乐之于是结庐其上,环以秋冬不凋之木,日奉觞酒怡愉其中
又以馀閒与从游之朋穷经论史,考德订业。
四方之士闻之,负笈而至,岁数百人,居不足以容,或相率结茅其傍,因号为竹洲先生
公分肄业,如安定湖学之法以教之,士由以成材者,有方公恬首春官汪公义端胪传其他簪佩州县
有章,行有操,官有业,问有学,未有不自竹洲门者
公之没也,奉议公已九十,呼其子,泫然流涕曰:「子之事亲也,生有养,死有葬。
今吾先而祖以死,有馀恨矣。
汝其毋忘乃父之志,以事而祖」。
又曰:「汝其知所以立身立家乎?
忠孝百行之本也,恭俭百行之端也」。
了然死生之故,有释老所不能及者,娶金氏,封宜人,后公六年卒。
绍熙元年四月某日合葬绩溪县高车原。
四人:载,宣教郎签书高邮军判官公事
圻、塈、坰。
一人,适奉议郎、知袁州万载县事王僎。
十一人:镐、铉、锡、镇、錞、鉴、铨、镡、镛、铭、锜。
曰鉴,出继国录长子之后
曰铨,出继国录次子之后
孙女二人:长适承议郎、知江州瑞昌县事韩野卿,次幼未行。
卓于公同里闬,先伯父文简尚书公同肄业而公季子坰又从予游,故知公之出处颇详。
尝论公之才足以佐理天下,而身不得卿相之位;
公之气足以从事中原,而身不得鈇钺之寄;
公之节足挥斥奸慝,而不得纲维国之风宪
公之文足以光昭云汉,而不得黼藻国之纶綍
公之命固有所制矣。
然孝尽于亲,道信于友,名尊于身,识与不识皆知公为一世伟人,公之所以不朽,孰得而制哉?
公尝作《尊己堂记》,谓「天爵义荣所有也,可常尊也;
人爵势荣得失在命,不可常也。
士大夫丧其可常之尊,乃藉夫不常尊者以华其身,得则喜,失则悲,甚而茍得,至于忘耻,是何异乞墦间之祭,醉饱而归,其妻妾方羞且泣,而施施焉未之知也」。
晦庵朱公见而喜曰:「往者荆州吕著作皆称邕州之才,今读其记文,又可见其所存」。
然则云雾晦冥日月光景常新,公之存固有用舍得丧不得易者。
文集三十卷行于世,或谓峻洁贾长沙雄丽苏内翰风骚柳柳州,世必有能辨者,不待予言也。
公殁既有年,其孙铉入都门涕泣予曰:「先祖言行久未编次,将遂湮坠,敢稽首以请」。
予辞不敢,铉之请愈力,因概书其大节,以备太史氏采录云。
谨状
嘉定十五年十一月日,通奉大夫同知枢密院事休宁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食实封一百户程卓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