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敬子司直 其三十七 南宋 · 黄干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三七、《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三、《黄氏日钞》卷四○
昨迓曹帅人行,尝拜状,当无不达
陈寺丞潘谦之归,具知近况之祥,尤以为慰。
且承有访戴之兴,一动亦非易事,况筋力岂得曩者并邪?
黄守乡人自此可以书问往来也。
长沙之役今竟如何
想已有定论矣。
黄守不相识,闻其人亦贤,州县事体大,非昔日之比。
曹简夫不来,此间老稚失怙恃也。
终日杜门,每月一竭府主耳。
来年正月便习学致仕并州郡亦不出谒后年正月真不出矣。
当初只带得一血气一点虚灵生在世间,今亦他无所用心只得检点身心,令明净纯洁交还天地父母耳。
先师发明义理至精至备,后学难得担负者,向来只得李贯之可望,乃止于此
去冬有蜀人家𢴍本仲来访,与之语涉月,极不易得。
读书持身甚介,玩理甚精,务学甚实,于贯之伯仲耳。
近来诸生伏阙之书,虽是次名,实则首谋故书中言蜀事最详且切,已试中优等
近闻其丁家难而归,与黎郎中名伯巽者同舟而归。
渠亦甚欲一见契兄,可使人九江探问若留一相见亦佳。
此间杨志仁相聚谦之又归,殊不落寞
岳阳方兄又远来,殊不易得。
饶兄□鲁书意向甚正。
但得朋友多,斯道有传,则先师为不亡矣。
近读《中庸》,因推考古先圣贤言学,无非身心用工人心道心直内方外都未说近讲学处。
夫子恐其识见易差于是博文约礼对言
博文先而约礼后,博文易而约礼难。
后来学者专务其所易,而常惮其所难,此道所以无传
须是如《中庸》之旨,戒惧谨独终身事业不可须臾废,而讲学穷理所以求其明且正耳
若但务学,而于身心加意,恐全不成学问也。
向来朋友在浙中者一切放倒其他所至寂寞,独南康得契兄与诸贤维持讲学最盛,先师有望
恨不得生长周旋其间,但不知身心点检如何耳。
人藏其心,不可测度,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
词气容止之间,应事接物之际,察其中理不中理十得其七八矣。
惟契兄为彼中宗主更望以此律之,则庶不至流而为口耳之学也。
尝观明道先生谢上蔡云:「诸公来此只是学某说话」。
上蔡请益明道云:「且静坐」。
程门如上蔡可谓务实为己者也,明道以此箴之,使视今之学者,则岂不大为太息乎?
老矣,他无所望于世,只是望得先师之学有传,故不自知僭越以及于此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