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贯之兵部 其一 南宋 · 黄干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四七、《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一四
岂弟慈祥之政,抚摩凋弊之郡,使幽隐无聊之民各得其所,世之鄙薄儒生闭口不敢吐气吾道大幸也。
排去贪守,明辨是非,皆非敢望于今之人。
昨在湖北,见为监司自号刚直者坐视列郡之无状,噤不敢一语然后吾人若非见理明、利害轻者,终是低回顾望不快人意,求百姓受惠,难矣。
大抵小人为非可恶吾人善类自名,而胸中全是利欲者尤可恶所以使吾道为世所鄙薄者,皆斯人为之也。
尊兄东南不惟前贤道学之绪得所托,而政事气节遂为一世仪表,亦国家宗社之福也。
投老山林,窃自增气不知手舞而足蹈也。
干归建安寓居整整四月矣。
向来数椽,二十年前所置,容膝之地,初亦甚安。
孥累数倍于前,不足以容居,旋于旧居之后架小堂,方不过二三丈,以为送老之计。
坐是亦颇扰扰,更旬日亦可休息一意杜门观书矣。
朋友数人,皆欲秋试后相访,亦可相与切磋义理讲习扣击,终是不分明也。
近于乡间取得修祭礼来,幸无去失,并丧礼皆可入礼书类中,然亦尚欠修整
当官固以无暇观书为恨,闲居又以无笔吏抄写为挠。
因阅故书中,得庆元三年朱先生所书编礼姓名,为之感慨,益思是书之不可不蚤定也。
然亦须朋友二三人来,方可参订
味道子洪皆有志于此者,独恨道远,难相屈致
干亦无力远出,不能携书以就朋友
先师晚年于此惓惓,殊使人为之不安也
若得契兄持节入闽,有以朋友之来,则不但是书之可续耳。
决去就虽甚力,朝廷顾惜事体,亦岂遽从所请?
若如来教所云,且留九江,干亦当赍粮为数承教之款也。
向来同学之士,今凋零殆尽闽中潘谦之杨志仁林正卿林子武李守约李公晦江西则甘吉父黄去私张元德江东李敬子胡伯量蔡元思,浙中则叶味道潘子善黄子洪大约不过此数人而已
年来尊兄太府陈寺丞相与接续,尤觉此道不孤
若且得留东南数年,吾道大幸也。
世事难言,尤非闲退之人所宜言,只得此道大明人物辈出清议所在,彼自无所容其喙,亦且所畏顾忌,或革面从善也。
吾人所能致力者,止此而已
最是廉耻道丧风俗波荡略无羞恶之心,但知贪利嗜进
吾辈中非卓然特见者,未有不为之移惑,以丧其所守也。
来教所谓激成党锢之祸者,决不至此,此诚至论
东汉党人便是孔子所谓狂者,使有圣人为之依归皆是游夏向上人物,今岂敢望此哉?
四十万人解甲矣,安得相与为党而激成其祸哉?
干尝记得在先侍侧,偶因举出处去就不同以为问,盖亦疑先师当有不屑就之意。
先师答云:「某只见得『志士不忘在沟壑一句分明」。
当时亦未甚晓解近日思之,委是至当之论,若不如此不是丈夫也。
陈太丘张让父之丧,人以为善类赖以全活者甚众,前辈以为太丘道广,尝窃疑之。
如此,则枉尺直寻而可为欤?
士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有义有命,岂宜以此为法
天地如此其广,古今如此其远,人物如此其众,便使东汉善类尽为宦官所杀,世亦曷尝善类哉?
若使是真丈夫,又岂畏宦官之祸,而藉太丘如此屈辱以全其身哉?
吾人于此等处,直须见得分明不然未有不堕坑落堑者也。
闲居甚适,嗽疾亦为小害,诸子次第皆能撰饭吃,不相累矣。
若有祠禄,亦稍可支吾
若无祠禄诸子亦可做书会养衰老也。
池阳相去远,若移节在闽或江西,亦即走承教也。
所答胡伯量鬼神等说,今以所说鬼神大意录去,是否,幸见教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