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平江府和静尹先生祠堂 南宋 · 黄干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五六、《勉斋先生黄文肃公文集》卷一七、《方舆胜览》卷二、《吴都文粹》续集卷一四、洪武《苏州府志》卷四七、正德《姑苏志》卷二七、嘉靖《浒墅关志》卷一六、《长洲艺文志》卷三
和静尹先生寓居平江府虎丘西庵,榜曰「三畏斋」,所题杂录、《论语解》皆可考,所寓即上方也。
去之七十有五年,郡守直秘阁陈君芾、通守太学博士丁君煜始度庵空地为屋,绘先生像祠焉,尊前贤、厉后学也。
先生讳焞洛阳,年二十,师伊川程子
举闱策士,议诛元祐党,不答,遂弃举子业
靖康初,以布衣召,不至,诏褒为和静处士
洛阳陷,家歼焉,先生复苏,窜长安山谷中。
逆豫以礼聘溺水逃去,展转蜀道累年
绍兴五年,以崇政殿说书召,凡二十辞,八年冬始入见,除秘书郎
明年,迁少监太常少卿权礼部侍郎,每迁辄力辞。
其冬,除徽猷阁待制提举万寿宫,辞不已,遂奉外祠,即虎丘以居,年已七十矣。
无以为归也,后二年,竟殁于会稽寓舍
先生所遇于世如此
盖尝考先生之所学,笃于践行不为虚语未尝求人之知,人亦莫能窥其所蕴也。
今其可见者,经帷进讲门人记录耳。
惟即其所遇于世者观其所处,然后先生之于道卓乎不可及矣。
利害者,人心之私,理义者,道心之公,公私之间,迭为胜负一取一舍,而贤不肖可知也。
至于历险难之极而不变,处贵显之骤而不动,抱仁履义,终其身而不悔,非盛德若是乎?
理义充于中,则祸福成败荣辱得丧胶轕万变,日陈乎前,而此自若也。
程子之门,从游之士皆闳博俊伟极天下之选,而于先生亟称之,其察之审矣。
颜渊退然如愚,而夫子称之,亦曰箪瓢陋巷不改其乐,又曰庶乎屡空
然则先生者,程门之颜氏欤!
里巷小人颠冥利欲之涂,不足道
士大夫则知理义矣,临利害未毛发许,弃其所守者,可叹也,闻先生之风,得无少愧欤?
有志道者亦可自勉欤。
二君为是祠,有补于名教大矣,故述其躬行大节以示学者庶几验之于身,而得于先生之道云。
嘉定七年六月既望后学黄干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