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施康年宫观旨挥奉圣旨依)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七、《育德堂奏议》卷三
窃惟权臣专政以来窃取名器,以奔走天下之士,殆非一日,而士之出其门者亦非一人
盖有附丽未深,其情可亮者,固当包荒宥过,开其自新,诚不可以一眚而轻废之也。
若夫憸人鄙夫幸进苟合,而权臣置之言路,倚为鹰犬,祸贻君子,害归国家凭藉私恩叨尘禁从,则当更化之初,岂容不明正其罚哉?
施康年者,资禀庸陋操心回邪,徒以逢迎权臣冒处台谏
排斥善类颠倒是非且复并缘为奸,行其私意
其事已见于曩岁臣僚之所疏矣。
权臣公论不得已出之,未几而与节,又未几而召还。
权臣亦自知其望轻不可以侍从之选,遂由检正,畀以大藩
甫踰半年,乃以寄招效用超授次对
臣考之祖宗故事,由权侍郎外者,犹止除殿撰至于次对之职,非德望在人,绩效彰著,鲜有未历从官,而蓦越除授者。
康年何人,顾可假招军之名,超躐至此乎?
比者权臣诛殛党与次第行遣,而康年适方需次,尚此佚罚
康年当赴潭州,怀不自安,始丐祠禄
区区之愚,窃以为康年党附权臣躐取官职之罪,不容阔略
欲望圣明康年落职,并寝宫观之命,以示明好恶、谨名器之意。
所有录黄,臣未敢书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