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晦翁朱先生 其五 南宋 · 孙应时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八六、《烛湖集》卷五
拜覆先生运使修撰郎中:冬仲霜晴恭惟寿斯文,尊体动止万福
某去冬寓状之后,今春遂安趣戍,以三月十八日到官
小邑积弊不纲之馀,绵力支吾,日觉多事
久欲专人拜书因循不克
八月间,潘恭叔处始传至先生初夏漳南赐教,及四经四子诸书
仰惟爱念不弃如此,捧拜不胜感激
惟是中间伏闻冢嗣之丧,想惟尊怀悲痛何以堪处,区区失于奔问。
今日月浸久,当渐渐宽释
或言自临漳还,即卜居建阳邑中,是否
比者护漕之除,亦既不听辞免不审尊意出处何如
子约书,却言上意惓惓,恐先生必当一出来,未敢其然否也。
地政之行,谅有成绪,寻已寝罢
今之用人,欲使行志不亦难乎。
公论未亡故以名相容,直为观美耳。
先生齿发如此,岂堪驰驱奔走无能为之地邪?
愚见妄发,僭易皇恐
叔晦沈兄不幸谢世,此浙中之梁木一坏,岂易复得,先生必为哀痛
身后家事,更是可怜
适来此,不得经理其间也。
其所以不随世磨灭之托,尤惟先生是望,未知已纳事实与否
切愿早成就之。
先人墓碣幸蒙开谕,谓不渝前言恨不得负笈款门日日伏请,亦惟亟垂大惠
崇礼每书来,尤祝同申此意也。
某去冬本已诺史魏公之招,未成往,而为此作县,虽劳苦无他出,得日夕老母之侧,此其本计也。
地瘠民贫月赋烦重十年易九令,其间摄官又多,以此百事废坏
随力尽心,仅能去其太甚
所先者,使民得言其情,故饥渴饮食之人,颇益相安未知久复何如。
学校废三十年。
稍为整顿,招师受徒其中
未免令习时文,然法语所及,亦稍有相向者
区区于此聊复自试,但应接不暇,无省事读书之功,要非浅学所宜
平生意念,自著邱壑黾勉世事,常非所乐。
求知干进之累,则自省颇无夹带也。
向来随所读《论》、《孟》诸经,或思虑所及,极有欲质疑处。
若得一二年閒静,可以抄出,今未知何时有此工夫,而岁年忽忽,聪明日不及前,奈何
素蒙教奖,期待之重,因自禀叙,僭渎多矣。
所刻经子,极有益学者,但所疑古文《书序》,实騃滞,未能晓,且只一意尊信以为此汉、晋儒者所不见之书,而后人得见之,不可不大幸
若《中庸章句》中哀公问政一编,疑圣人哀公未必直说许多或者家语》反抄《中庸》入之。
又颇疑《大学》所定,其他分明,只淇澳一段,恐或本在首正经之下。
通證「明德新民」至「修身为本」之意,似差混成,而于旧本下文连接亦顺。
然此乃先生数十精思熟讲然后出之,岂可轻议。
顾心所怀不敢不吐。
末由面请,复未及别录,辄附见于此,乞赐批诲。
师门尊眷,恭惟中外万福
老母留此安健,二兄在里中,常得书,不足勤念。
道远,不胜依慕,伏惟以时倍万保重
不备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