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吴孙王墓记绍熙三年三月 南宋 · 滕宬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八、《吴郡志》卷三九、《吴都文粹》卷一○、《古今图书集成》坤舆典卷一三六
盘门三里,有高冢。
或得其冢砖,有文在侧,曰万岁永藏。
问其傍老人,曰:「孙王墓也」。
又曰:「孙氏,长沙王也」。
或传其先世之说,盗尝发取金玉未竟,败获。
有碑已断缺不全,止辨有中平三字,复掩之。
后郡置窑其傍,取土为砖,殖号官窑
后又以授民,田牧其上。
常平使者丛冢,建齐升院,与孙墓相附近。
院甫成,会徙他官,将去职一日始得其事,立命其属表之。
为之表者,不暇询考,题曰先贤墓。
使者以为事实不可久远即命吴县主簿刘允武订其事,乃具条所得冢傍老人言以报,属记之。
陈寿《志》,长沙王字伯符,始受汉爵吴侯大皇称帝追封长沙威王,而其子绍嗣封
此墓当盗伐时,有杨友夔舜韶者,作诗吊之,乃以为孙破虏墓。
陈寿《志》:破虏薨,葬曲阿
杨诗固已差谬,则所传长沙王者几是。
中平元年,朱隽表破虏为佐军司马,讨张角
杨盖据碑有中平年字,故定以为破虏,而不考其史。
江表传》载,破虏为隽佐军,留家寿春
长沙王方十馀岁,已能与知名士交。
周瑜自舒来寿,劝王徙舒。
则碑之所称,或为王也。
寿《志》及裴松之所补,孙氏自破虏而下,皆出所葬地,独王不言葬。
而王之薨,其将周瑜吕范皆赴丧于吴。
大皇始用张纮计,自秣陵
则王之葬当在吴也。
然碑今既不存,故订而表之,其传亦曰孙王墓者,从俗称也。
舜韶序其诗,又称盗所得冢中物,有东西银杯,金搔头,金握臂瓦,薰垆中灰炭犹存,其物皆归朱勔家,实政和丙申也。
使者姓詹氏名体仁字元善
使者姓徐氏字子宜
绍熙三年三月日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