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倪侍郎思奏明典礼故事 南宋 · 李壁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四、《永乐大典》卷七二一三
臣某伏睹议臣建请,以今岁明禋,引《孝经严父之文及皇祐故事,乞以光宗与太祖太宗并侑。
此诚足以仰副圣上孝思,深得广敬崇爱之道。
然某窃考之,神宗皇帝圣训有曰:「周公宗祀乃在成王之世。
成王文王为祖,则明堂非以考配明矣」。
大哉王言有以圣学渊懿,诚非世儒所可企及
兼皇祐故事,后为南郊当时初降指挥,止云且奉三圣并侑,欲以致孝也,而适所以渎乎享帝。
司马光谓:「孔子周公成王,致太平之业,而文王其父也,故引之以證圣人之德莫大于孝,答曾子之问而已非谓凡有天下者皆当以其父配天然后为孝也。
近世明堂者,皆以其父配帝,此乃误识《孝经》之意,而违先王之礼,不可以为法也」。
所指近世,谓唐故事耳。
代宗杜鸿渐等议,以考肃宗配天一时误礼,本不足据。
钱公辅等于治平初推本经训,亦谓当先朝时,惜无一引古义而争者,使宗周令典不明圣代,而有唐之曲学流弊后人
公辅诸贤之言,实与神宗圣训相为表里,有合乎祀无丰于昵、祭之以礼之义。
绍兴七年徽庙升遐至二十九年大飨,始以皇考登配中间二十馀年,圜丘合宫,亦专以太祖太宗侑祀,不闻必引严父为说也。
高宗皇帝中兴再造配天之祭止于岁飨孝宗皇帝功德巍巍,亦未伸昭配之礼。
今来臣僚所请,欲乞俟军务稍息,别行讨论
宗庙事重,非早正素定临祭而议,惧乖严恭之体。
朝廷欲尽众见,则乞并某所陈,付集议考订施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