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宋故少傅右丞相赠太师卫王谢公墓志铭端平元年 南宋 · 张嗣古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九
中兴四叶甲子夏六月辛酉少傅致仕丞相谢公薨于私第
明年秋,葬临海县太平乡环翠山之原。
后二十有五年公第五孙作配宸极
二年,以长秋推恩追封信王
明年封卫、鲁二王
嗣子采伯军器监,嗣古获侍同朝一日以故郎中张布之状曰:「先公墓木拱矣,而坠道之碑未立。
先公门者,惟子存焉,敢以铭请」。
古辞不获,则叙而铭之。
自任建国南阳宛,至晋□会稽上江,族始大。
五代时天台,世积厚德号善良者家
曾祖俨,赠太师、福国公
祖侁,赠太师齐国公
考景之,赠太师,累封岐王
公讳深甫字子肃
乾道二年进士,授迪功郎绍兴府嵊县
召赴都堂审察特授文林郎,调平江府昆山县
改秩处州青田县,未赴,丁母秦国夫人忧。
服除,召都堂审察,擢藉田令,迁大理寺丞提举江东常平
光宗除户部左曹郎,借礼部尚书,充金国生辰使。
绍熙初元,除右正言,迁左史,兼给事中,直宝文阁知临安府
二年,擢户部侍郎,兼吏部户部
四年,复兼给事中
宁宗即位,为阜陵𣪁宫覆按使,还,除御史中丞侍读
庆元元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二年参知政事
三年,兼知枢密院充大礼仪使
四年,知枢密院参政
五年,进金紫光禄大夫,拜右丞相封申国公
明堂大礼使封岐国公
崇陵因山之役,为总护使,还,封鲁国公
嘉泰元年封冀国公,上太皇皇后册宝,拜少保
屡以疾求去。
三年,拜观文殿大学士、判建康府封益国公,改醴泉观使
明年疾革,拜少傅致仕,则甲子之岁也,享年六十有六。
诏赠太傅,加赠太师
公少孤,颖悟博闻强记
十岁属文刻志为学,积十年不寐
每夕怠,设器贮水,加足其上,以警困怠。
于是悉通诸子百家之说,卓然乡闾名儒从学云集
为人识度凝远有公辅器
入仕表表行能显。
政事爱人兴利为先,而行之以明谨无倦
嵊县岁饥,首捐俸助赈贷,载朱糗即赐山谷民,全活甚众。
有妪诬主家掠死其子,认道殍以诉。
捕系公廉得妪子匿他所,逮以至,妪惊伏曰:「某人榜我为之,欲陷其叔尔」。
时以向文简钱宣靖比之。
在苏摄长洲常熟两邑,以治行闻。
录事,剖滞讼四十有三,皆协情法
江东值岁大侵,覈义仓实储,尽发以赡饥民
禁遏籴以通商贾,条赏格以励劝分,阁逋债安贫乏,召官吏乡隅讲授方略详密周尽,活者一百六十万五千馀人,弛租百十三万有奇
行部止无供张,例馈一皆不受,剸词谋之舆人不获申者,一道歌舞其赐。
天府之政,宽则废法,严则厉民,酌用其中
罢遣刺察民事予夺,阴传以教化,吏不得一摇手,要近不敢私谒
浮冗之费,偿前政所贳商贾缗钱数十万,奏减九邑和买夏税折估。
于潜新城昌化被山,则并秋苗折估递减之,民至今享其利。
朔望谒庙诸生,士以为未尝见也。
中丞日,诏轻江浙卖折丝之□,公请揭所减数示民,使州县不得巧于损益
神泉监废已久,奏复之,输天下铜皿以增鼓铸,其利甚博。
其于议尚大体,明好恶,详辩坚确在于言必行,行必效。
初,孝宗求贤不及御史泌、颜师鲁合词以公为言,有诏堂审。
未几侍郎王蔺宿直禁中,复荐之,遂召见,言:「今日人材枵中侈外者妄诞,矫许沽激者多衒鬻。
激昂急于披露,或邻于好誇;
刚介者果于植立,或邻于太锐;
静退简默者寡有所合,或邻于立异
故言未及而已龃龉,事未及而已挫抑
任使之际,必察其实然后涵养振作,勿使沮伤」。
复疏保正长、催科科折差夫五弊
上问以救弊之方,公即以条画所当施行者对。
上悉嘉纳,命板曹锓梓颁行
又请优恤道舟户以备不虞,遂著为令。
北寺转对,论上下习于苟安拘挛顾忌偷惰软熟,愿厉以廉耻,申以训敕,劝以赏罚
既处言路,论益剀切慷慨无所挠。
首言:「君,天也,天以刚健中正为德,故能宰制万物
宪天,当以刚健中正为本」。
殿中侍御史刘光祖以论吴端、孙垱忤旨移外府,公抗疏留之,且言:「士大夫廉耻道丧,命义不明,愿留圣虑」。
内庭干祈恩泽者众,公言渐不可长,今大农州县类皆空虚,因献祖裁抑节省七疏
星文变异,公以为阴盛于阳之象。
君为阳,臣为阴;
君子为阳,小人为阴;
朝廷为阳,宫掖为阴;
中国为阳,外夷为阴。
默察精思,求弥天变」。
御史直前奏事,言天道可畏,当恐惧修省,以尽应天之实。
且及于清心节用,惜名器,谨赐予,言甚切至
元夕知閤门事韩侂胄五官遥刺,公封还内降,引法拒之。
右司谏邓驲以论近习左迁,公谓驲参章切直不为身计,请还其职,无使清朝有为近习谏臣之失。
进士俞古上书语讦,送瑞州听读。
公言:「以天变求言,未闻有所旌赏
以言罪古,恐失朝廷事体」。
内侍陈源久斥,忽畀内祠固执不可
姜特立复召用,力争,竟不得入。
张子仁建节,凡十一疏争之,命遂寝。
内廷希求者,上曰:「恐谢给事不可尔」。
守正不阿,为上所知如此
尝留独坐,言:「比来纲纪不振台谏有所论击,不与被论同罪,则反除以外任;
给、舍有所缴駮,不命以次书行,则反迁以他官;
监司有所按察不两置之不问,则被按者反得美除
奔竞无耻请嘱亏法贪墨纵横隳坏纪纲,请风厉在位,以肃朝廷」。
礼官议祧僖祖侍讲朱公熹引义抗言
公言:「宗庙重事未易遽更。
考订有所依据请从其议」。
公论辞旨温厚不事矫亢至公所在,必连疏恳切言之,士皆服其得体
其历二府、总百揆也,守法度,持纪纲,惜名器纯悫详陈,不激不随。
大事,决大计,定以片言朝廷以为重。
王德谦阉寺节钺,三疏力争,以大观覆辙为戒,必谪逐乃已。
医官王泾受赂,奏窜之远方
虏使石烈直入如仪,上起入禁中,在廷𥈭眙。
端委不动,俾虏使再俟于殿隅,请上复御朝,引使贡书如旧制。
侂胄窃权弄国,公持正引旧,与相颉颃
上春秋高国本未立,公以仁宗高宗故事,奏立近属皇子,以系人心
椒风未建,公以为庶人婚嫁尚决之家长,请听命太皇,议遂定
侂胄势沮,始谋挑边以固权位
自使虏还,则以力陈修德修备之说,至是得入辞,复极言兵端不可轻动
拳拳忧国不以去留易虑。
公既去,边衅遂开,而首祸者以死。
呜呼可谓明哲大臣哉!
公于大材尤所经意,尝诹访人物,录姓名置小佩囊中,所推挽多材学忠实之士。
漕闱叶适徐元德、戴□于文卷,为部使者曹彦约建平,力荐于朝。
坐庙常荐进邵文炳王楠龚颐正乔梦符等,多一时名士
相位弥缝规拂,意尤至
上尝御云锦堂赐宴从容持盈保业之难,又论用人之道,因及王安石喜人同己,遂致国家之患。
一日奏事毕,复进曰:「迩来圣德日新,更愿戒谨其所不睹恐惧其所不闻」。
上皆悚听。
公以材学简知孝宗孝宗召见,初即欲擢用
江东遣使,首被亲泽,寝历清选,如驾轻车熟路
在光宗朝为言事官,登法从,以谠言上听
晚相宁宗毅然自守勤劳百为
雅重公,将再用,而大星夕陨矣。
公性孝弟,丧秦国哀毁骨立至感异梦。
奉其兄润甫尤谨,兄卒,诲育犹子矩伯,官之,嫁其女五人
自奉冲澹寡欲,每禁家人无过侈。
尝曰:「官可改,人不可改」。
故虽自位显荣,而简俭布衣时。
诸子义方择师名士
为文典重宏丽,五当朝大典册。
尤工诗,有文集二十卷、《北征日记二卷
先娶林氏蚤世,封益国夫人
继室以其妹,自郡夫人封至鲁国追封楚。
子男四人采伯,其长也;
渠伯,故朝奉大夫通判澧州追封太保、祁国公
棐伯,故朝奉大夫通判漳州
汇伯,故朝奉大夫通判泉州,兼南外宗正丞。
四人,长登仕郎李𨑖,次中奉大夫、守左司谏侍讲张次贤,次朝请郎通判婺州黄准次安人在室。
孙男十六人:奕脩,朝散郎淮东总领所干办公事
奕楙,承直郎、监淮安州五祐盐场
益昌和州防禦使带御器械干办皇城司
奕礼,朝请郎、行大理少卿
奕巽,朝奉郎湖广总领所干办公事
奕恭,通直郎、知南康军都昌县
奕中,通直郎
奕俭,承直郎、新监两浙转运司临安府造船场;
奕容,承直郎、新监嘉兴府新城户部犒赏酒库
奕正,宣教郎
奕善,文林郎、新监建宁府合同场;
奕艮,儒林郎
奕信,通仕郎
奕明、奕进,并承信郎
孙女十一人,长从事郎、新南剑州军事判官吴楹,次脩职郎、绍兴府诸暨县宋倅,次通直郎添差浙东安抚司干办公事元直,次慧性赐紫圆照太师,次脩职郎、新温州瑞安县黄元贶,馀未行。
曾孙八人在学进士,堂、𡌴、塈并承务郎
曾孙五人,长许嫁宣教郎吴洁,馀尚幼。
其葬实开禧元年追王绍定五年,志而铭之,端平之初元也。
铭曰:
钜宋中兴,德进朝尊。
世有韪人,祊国擎天
丕显阜陵吁俊登贤
丰水有芑,贻谋子孙
堂堂谢公有德有言
鸾风来仪一鹗孤鶱
光相宁,橐籥乾坤
位无滥官,官无倖恩。
有臣舞权,佻起兵
公排其奸,虑我本根
兵出骚边权奸丧元
明哲保身礼仪不愆
法彼先觉,祚其后昆。
以茂以蕃,以王其门。
翠山之原,斯文永存
按:《东山志》卷一七,清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