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暑月斋生 南宋 · 陈淳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四一、《北溪大全集》卷一六
人之所以必具衣裳冠屦者,非圣人制为是礼以强人也,天之命于人者然也。
盖天生人,首不为鸟兽之露其顶,必欲使人庄以冠;
不为鸟兽之氄其毳,必欲使人庇以衣;
不为鸟兽之刚其甲,必欲使人束以屦。
表里相备,文质相称,夫然后有以全人之形,而贵于物,理甚昭昭,非由外得。
固无斯须之可去身,而亦无待于人之检防也,复何有寒暑隐显作辍不常哉!
故礼曰:「冠毋免,劳毋袒,暑毋褰裳」。
又曰:「不有敬事不敢袒裼」。
又曰:「若有疾风迅雷甚雨,则虽夜必兴,衣服冠而坐」。
而《论语》亦曰:「君子正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
皆理之常,无过矫也,圣人特发以示人尔。
孔子当暑絺绤,嫌其见体也,必又先著里衣于内,以表而出之于外。
子路临死结缨
伯子不衣冠而处,则议其同人道于牛马
伯夷乡人立,其冠不正,则望望然去之;
孟子见其妇袒而在室,则怒而去其妇。
至于叔代,礼坏之馀,而万石君子孙,虽燕必冠;
柳仲郢内斋未尝束带
管宁海中遇风思过,则深以一夕科头自讼
吕荣公平居,虽甚热而不去巾袜缚裤
囚首而谈诗书者,苏公必以祸天下斥之。
前圣后贤,凡所以致其敬严于此非他也,皆畏天命而不敢亵,自重其躯,而不容以或贱也。
若或之而一于自便则是天命自贱其躯矣,则不得谓之全人之形矣,则是囚徒而已矣,则是赤蛮而已矣,则是鸟兽之伍而已矣。
然囚犹何校以为饰,蛮犹执盾以自蔽,凤鸿犹有羽之仪,虎豹犹有鞟之文,则裸然赭其躯者,是盖又有甚囚虏,而曾鸟兽不若矣。
此固脩儒庄士所见而骇者,而亦非人之乐堕乎此也,习焉而未之思尔。
诚试引目其如此等之人,是何形状复反自视其如此等之状,是可丑不可丑,当亦惕然有以自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