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林府君志铭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八五、《洺水集》卷九、《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一
三代衰,士习变,讲说浸盛践行日薄
圣人有忧之,故平居语其学徒不曰「行有馀力」,则曰「耻躬之不逮」,不曰「有能一日用其力」,则曰「躬行未之有得」。
所以警策万世者详矣尽矣。
而后学者穷年白首焦唇敝舌祖述虚无,转相传授,曰:吾将以穷性命之理。
中下之士乐其说之易也,遂相与跃然和之
曾不思理义之学,洙泗抽其机,孟氏抉其秘。
学者读而习之,则德可神,道可显,脩身齐家致主泽民沛然有馀用矣,而又安用为是无用空谈哉!
予以兼官玉牒,叔全为宗丞日相欸也,暇日出先府君行状志铭一编,展而读之,则知公之学始于身,行于家,信于友朋,而孚于乡党
礼部侍郎袁公状其行,攻愧先生楼公志其墓,二公敬爱之辞,如出一吭。
二公伟人也,夫岂轻于与人哉,非公道行于人乎?
二子一孙,踵取儒科,而季子叔全烨然朝行为国珍器非公之道通于天乎?
脩身谨行,本于宫廷之间,而成效大验见于天人之际圣人所谓躬行君子未之有得者,谦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安知后世无下仲舒之墓者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