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修撰祠堂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四一、《漫塘集》卷二○、《陈修撰文集》卷九、《南宋文录录》卷一二
建炎三年春,诏赠故太学生陈东承事郎,仍官有服一人
夏四月,幸金陵,道京口,诏曰:「陈东尝奏封事,出于忠义大臣涉私,力请诛戮,朕深悔之,已追赠京秩
行经其乡,未忘于怀,可特赐钱五百贯文」。
又谓宰臣曰:「张悫古之遗直陈东诛死可念二人皆葬郡境,已降亲劄,令有司致祭,卿等更恤其家」。
绍兴四年冬,再贬南京用事之臣,诏曰:「朕建炎即位之初,昧于治体听用匪人,寘陈东极典,朕甚痛之。
虽已赠官推恩未足以称悔往之意,可特赠朝奉郎秘阁修撰,更与两资恩泽,仍拨赐官十顷」。
伏读圣诏流涕太息而言曰:「自古人主一时之忿而轻用其威者有矣未有事非己意,悔自己兴,拳拳不释如我高宗皇帝者也。
自古臣子不幸而死非其道者有矣未有宠被九京泽流后裔赫奕光大如我修撰陈公者也」。
公字少阳,繇乡校贡辟雍,升太学内舍生
时入仕途广,倖进者多,公嫉焉。
政和三年朝廷太学生雅乐前列第赏,公辞弗就。
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邦彦朱勔用事,召衅中外,公慨然澄清之志。
赋雪诗有云:「山岳埋没乾坤蔽蒙
已成堆积势,惭费扫除功」。
其他赋咏率仿此意。
靖康初诏求直言,公喜曰:「吾志伸矣」。
即率诸生献书阙下,条误国之罪,指为六贼天下竦闻,万物为之吐气
相继四上伏阙者再。
最后李纲不应罢,李邦彦张邦昌不应相,白时中赵野王孝迪蔡楙李桷应用
时敌兵逼京城,和战异议邦彦等主和,军民怫郁
至是闻公等言,欢呼和附不期而会者十馀万。
府尹王时雍欲以封卒刃公殿帅王宗楚亦以兵会,鈇锧森然,公不为动。
会上中使谕公以复用李纲亦亲谕上旨,因得解去
蔡楙李桷学官屏出之,未几御笔直公忠义,还之于学。
六贼稍斥,公言未尽用。
谏官陈公辅张炳雷观例命以官,少宰吴敏亦继有请敕授迪功郎同进士出身,仍与学官差遣
公曰:「吾志拯宗社之危,顾以为己利乎」?
上书时政,辞不拜拂袖乡里
岁复举于乡,会京城之变,尼不行
忧国步之艰,卧兴涕泣
建炎御极,召赴行在,知镇江府赵子崧身亲劝驾,公誓尽言,以棺自随
既至,以宰相黄潜善枢臣汪伯彦南幸之议,失天下望,又其人非济世才,旬日二上极言之。
或规其太骤,公曰:「天子即位,未十日而招一韦布之士,非直无以报。
且事关宰相,少缓而天子有命,彼不以负恩议,我则曰觖望矣」。
汪、黄阅书恚忿宦官康履自靖伏阙军民乘势蹂躏其徒,宿怨于公。
应天尹孟庾王黼客也,相与协谋,因他进士上书矫诬,并致于辟。
同时执政许翰为公哀词,谓黄之力居多
方被执时,索纸作书辞其家人雍容曲折平时
末曰:「死生命也,切勿」。
识者谓贤于范孟博临终之言远矣。
故人四明李猷为殓于所携之棺,乡人中行护视之以达于家,时人高其义。
公死而事寖闻,言益验。
上追用其言,屏汪、黄于散地引咎自躬选贤于众,用能尽屈群策,弘济艰难赠恤之典,殷勤恳恻,载在简编
惟恐天下后世之不闻,以自堕饰非拒谏之域者。
顾讳晦其事,谓为臣子当然,殆未知高宗皇帝所以圣也。
庆元中三山陈君德一分教京口,谓古者乡先生殁而祭于社,又古者、孟未奠位学者释奠于其国之先师,若修撰公非京口所谓先师乡先生欤!
非职所及,学非吾事欤!
乃肖公像,祠之孔子西序
陈君代更,继者屏去
教授番阳许君溪视事浃日,祠之如故,又虑废兴不常,属某为之记。
某闻而叹曰:昔人有言,死之日是非乃定。
修撰陈公之事,是非昧昧然者?
祠宇废兴,犹反覆于百年之后,况当时󲦤绅于朝廷之上者,其能公是公非欤?
《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于此益叹国是之难明,人心之难一,我高宗皇帝之圣不可及,故拜手稽首,详其事于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